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 大明皇长孙 > 第368章:孝陵祭奠

第368章:孝陵祭奠(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我的公公叫康熙 叶辰萧初然 重生似水青春 心魔种道 高山牧场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大明之雄霸海外 神话版三国 我当皇帝那些年 海贼之苟到大将

人呀都是跟着自己的感情来的。朱英在此之前并没有任何接触也没有以往的记忆。

多的来说现在朱英的情绪或许跟老爷子相关更多一点。

这里所在是皇家或者说老朱家全员都到位了。

是整个大明最为高贵的这些人。

锦衣卫孝陵卫全员出动。

孝陵外十里地内严格把守但凡有任何人擅自接触先杀后奏。

“大妹子今日咱带着大孙来看你了。”

朱元璋哽咽道。

在大妹子的面前他就是最初的那个朱重八。

哪有丝毫威严唯有满身悲伤落寞。

往日和大妹子相处的一幕幕不断的在脑海中闪现。

回过神来已是泪流满面。

“孙儿朱雄英拜见奶奶。”

朱英跪地磕首认真的说道。

虽然谈不上悲伤但对于马皇后这个自己身体的奶奶。

朱英还是非常的敬佩的。

那句:凡我大明女子无论贫穷富贱嫁为人妇时皆可穿皇室服装凤冠霞帔。

即便到了后世也一直都是源远流传。

对于整个大明这个汉人最后的王朝马皇后的贡献哪怕正史中记载不多。

可现在能接触到的朱英心中当然知晓。

在此之前也唯有马皇后能够阻止老爷子的暴躁杀戮。

在朱英祭拜过后便是按照长幼顺序一一祭拜。

朱英默默的看着。

在众多子女中祭奠马皇后最为伤心的并非是朱樉朱棡这些儿子。

而是已经嫁作人妇的大明长公主宁国公主。

还有嫡女安庆公主。

数两女哭得最为撕心裂肺。

对于这两位姑姑朱英也还是第一次见。

因为早些年就已经嫁了出去昨日的皇家私宴上并没有公主的席位。

像是公主驸马能够参加的大宴一般都排到正月初七往后去了。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哪怕是皇家女子也差不多是这么个概念不过天生贵胄的身份自然和寻常家的女子多有不同。

长相不算特别出色长公主宁国公主较为端庄二公主安庆公主看上去更加贤惠。

在气质这块老朱家的子女们一向都很优秀。

在马皇后这里差不多有一个多时辰。

主要还是因为朱元璋的怀念。

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去打扰包括朱英。

哪怕等到天黑也得候着。

而庙后神宫监的官宦们也悄咪咪的议论起来。

“那就是太孙殿下吗好面熟。”

“废话殿下前几个月还来过你忘记了当初还是我接待的呢。”

“到底是公公慧眼早知道太孙身份不同寻常我还记得那次太孙殿下离开后公公就特意嘱咐了。”

“别说太孙殿下还真的跟皇后娘娘有几分相似呢。”

几个月前朱英便就来过孝陵还曾经祭拜过自己。

自然也是到马皇后这边陵寝来过。

当时神宫监负责的老太监便就对朱英有些认出来了。

后来朱英的事情流传出来整个神宫监也都知晓。

自从那次过后朱英还是第二次前来。

离开马皇后陵寝时朱元璋还是有些念念不舍。

现在的朱元璋哪有什么雄心壮志他更想往后余生都守在这里。

“大妹子呀你在下面不要太着急原本打算早些来见你的现在不行了。”

“大孙回来了咱得守着他帮着他把这大明给治理好咯。”

“现在这朝野上下很多人对大孙还不服气没有咱的帮衬大孙可不是很好做。”

“咱们大孙可有出息了真就跟当年你说的那样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比咱都还要优秀呢。”

“等大孙把一切都掌控起来咱就下来陪你。”

屋子里唯有朱元璋在说完这些心里话他才缓步离开。

一行人很快便去了孝陵东侧。

那里便是太子朱标所在。

太子朱标号称古今王朝有史以来最稳之太子没有之一。

诸王臣服无有二心。

若是说朱标不死朱棣哪有什么谋反的可能。

长兄如父在这些藩王弟弟中朱标的威仪有时候甚至比朱元璋都要来得高些。

这也是朱元璋几乎灌注了所有心血培养出来的接班人。

有着最为豪华的文臣武将辅佐。

也即是说倘若朱标还在的话蓝玉淮西一系武将亦是要服服帖帖。

比现在的朱英更加的服帖。

蓝玉和朱标的关系更为亲密。

从一开始蓝玉便就是以朱标心腹的地位存在着。

这也是为什么蓝玉于朱标在世的时候可以在大明这般辉煌哪怕是少许出言不逊朱元璋也只是一笑而过。

就算是犯了大罪朱元璋也没有下掉蓝玉凉国公的爵位顶多是将‘梁’改成‘凉’以示训诫。

后世有戏言倘若是朱标谋反怕朱元璋会直接准备退位诏书甚至为儿子披上龙袍。

若是兵力不够还会亲自派兵支援。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个戏言。

戏言的表达正是朱元璋对于朱标浓烈的爱护。

也体会出朱元璋的期待。

像是朱标的班底全部都是由开国元勋兼任。

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都曾任命为东宫辅佐。

这样做朱元璋可谓是煞费苦心意在儿子朱标提前跟开国元勋们建立起亲密的私人关系为其以后登基铺路。

其实对于太子而言或者说在皇帝的角度来看这样做对于太子的权力是有些限制的。

因为这些人严格来说不是太子党而是朱元璋的老部下。

当然朱元璋也知道这样做不太合适所以特意义正言辞的解释了一番:

“咱于东宫不别设府僚而以卿等兼领者盖军旅未息咱若有事于外必太子监国。

若设府僚卿等在内事当启闻。太子或听断不明与卿等意见不合卿等必调府僚导之嫌隙易生。

又所以特置宾客、谕德等官者欲辅成太子德性且选名儒为之职此故也。”

造反这戏言也就后世说说。

真要在现世大明那可就完全不同了。

儿子造老子的反哪有什么其乐融融的景象。

不过对于朱标的逝世朱元璋唯一能够依偎的也就只剩下大孙了。

东陵这边朱元璋的手紧握大孙一直没有松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末日最终帝国 一品知县 魅帅御都 鬼妻来了 剑道独宰 虫皇主宰 重生成刀 百炼成魔 明末小兵 最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