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凤栖梧 > 第十七回 黛玉的转变

第十七回 黛玉的转变(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刚下山,被幸孕女神拉去领证 帝国精神病院 君妻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寨女 小户女 老公下辈子换我娶你 嫡女荣华 将门闺范 凡人问天我欲成仙

黛玉道:“不用教的,一说便可以知道的。”白鹭道:“我不过是跟着凤姑娘时认得几个大字罢了,盼着姑娘教我那个‘大’字加一勾,中间一个‘五’字的。”黛玉笑道:“这‘大’字‘九’字是用左手大拇指按琴上的九徽,这一勾加‘五’字是右手钩五弦。并不是一个字,乃是一声,是极容易的。还有吟、揉、绰、注、撞、走、飞、推等法,是讲究手法的。”

白鹭听的有趣,便说:“好姑娘,你既明琴理,何不弹奏一曲。”黛玉道:“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去其奢侈。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所以古人说‘知音难遇’。若无知音,宁可独对着那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以寄兴趣,方为不负了这琴。还有一层,又要指法好,取音好。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方才将身就在榻边,把琴放在案上,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儿,对着自己的当心,两手方从容抬起,这才心身俱正。还要知道轻重疾徐,卷舒自若,体态尊重方好。”

白鹭道:“我只知道这琴音高雅动听,若是像姑娘这么讲究起来,那就难了。”黛玉微微一笑,又叫雪雁向箱中将自己带来的短琴拿出,调上弦,又操演了指法。黛玉本是个绝顶聪明人,又在南边学过几时,虽是手生,到底一理就熟。

此时宝玉与妙玉二人别了惜春,离了蓼风轩,弯弯曲曲,走近潇湘馆,忽听得叮咚之声。妙玉道:“那里的琴声?”宝玉道:“想必是林妹妹那里抚琴呢。”妙玉道:“原来他也会这个,怎么素日不听见提起?”宝玉悉把黛玉的事述了一遍,因说:“咱们去看他。”妙玉道:“从古只有听琴,再没有‘看琴’的。”宝玉笑道:“我原说我是个俗人。”说着,二人走至潇湘馆外,在山子石坐着静听,甚觉音调清切。

这琴音已经不似原著中的那段琴中饱含忧伤与寂寞,淡淡的清雅氛围中多了些畅快淋漓之感,妙玉本是一个妙人,听了这琴声不禁感慨,像黛玉这么一个小心眼儿又多愁善感的姑娘,不知为何心中突然有的畅然之感,正如一条潺潺的溪流,虽溪流浅浅,却难得的自在晴明。一曲抚罢,余音绕梁,满耳清澈,妙玉点了点头道:“自然天成,游刃有余,甚妙!”

宝玉只觉得这琴音优美动人,哪里懂的这么许多,见妙玉起身回庵,犹自在那里发着呆。只是心里有一种暗暗的不明紧张,好似就要失去某种重要的东西一般,若即若离,仿若成空。

(人说琴如其人,原著中的黛玉琴音悲情过浓,变徵之后,音韵如裂金石,如此性格导致她用情过甚,伤及根本,妙玉评她的琴音恐不能持久,正议论时,听得黛玉的君弦蹦的一声断了,也预示了她日后的悲惨结局;小尛的文里让黛玉在一点一滴的转变自己的性格,避免日后的悲剧发生,因为不懂古琴,所以借用的多了一些,请书友们见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龙尸惊闻录 宠物小精灵之拂晓 火影之大魔王 漫游电影世界 无限世界的二次元 吞食者 都市之绝色妖皇 我的鬼尸新娘 影殇杀君 我的女友是千年女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