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3章:一杯消尽两眉愁(2 / 2)
杨士奇将手中的一份奏折轻轻放在了左侧的书架上,并用一块紫玉轻轻压制着,这才拍了拍手,冲着杨峥做了一个请的姿势,道:“夜色不早了,入座吧?”
杨士奇很少请人吃饭,即便是有也不会在书房,今日之所以坏了规矩,一来是政务着实太慢,来不及准备,书房虽乱了些,但吃饭喝酒的地方还能凑合得出来,二来,自己今日的目的是寻杨峥那说几句贴心的话,自然是人越少越好,地方越安静越好,思来想去没有比自家书房更安静,人数更少的地方了,这么一想,也就定下了。
待杨峥落了座,杨士奇才洗手净面,随手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冷茶,这才一屁股坐在杨峥的对面,亲自提起酒壶,往杨峥杯里满上了一杯酒汤,笑着道:“尝尝老夫家乡的酒,看看是不是当得起美酒二字?”
杨峥端起酒杯轻尝了一口,便放下了酒杯,道:“杨大哥今日不光是请我来喝酒吧?”
杨士奇将杯中酒汤一饮而尽,哈哈一笑道:“就知道瞒不过你,不错,老夫今日请你来,喝酒只是一个借口,说点正经事才是目的!”
杨峥放下酒杯,抄起筷子吃了一口卤水白鱼,江西菜讲究原汁原味,油厚不腻,注意菜肴的质地,如酥烂或脆嫩程度;口味则咸辣平和,适应面广;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眼前的这盘卤水白鱼就具有这个特色,只要吃上一口,总舍不得放下筷子,若是在平常,杨峥必会将这一盘卤水白鱼吃了干净才放下筷子,可今日不同往日,单靠杨士奇眉宇间的忧郁之色,便知这正经事有多么的正经了,所以他不得不放下筷子,冲着杨士奇道:“什么正经事,非得弄到你的书房里来说?”
杨士奇叹了声,道:“你以为老夫想么,这里可是老夫的书房,这满屋子古书名画、四时花草、茶酒谈笑哪一个吃得住这些菜肴的味儿,老夫没开口说什么,你到是说上了!”
杨峥与杨士奇相知多年,知道他嘴皮子上从不服人,淡淡一笑倒也没继续接下去。
好在杨士奇也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刚刚挂在脸上的笑容,不过一瞬间的功夫,便收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忧愁之色,这让杨峥感到有些好奇,虽说平日里对杨士奇多有不满,但在内心深处却十分佩服这位老大哥的优雅从容,无论是身处在永乐初年的太子之争的风波之中,还是宣德初年汉王谋反的战乱漩涡,杨士奇都表现得十分的从容,似这般略显荒乱的情况还是头一次见,不免暗暗吃了一惊,心道:“到底是什么正经事,让一向从容的杨大哥都一脸的担忧之色!”
杨士奇沉吟了一会儿,这才压低着声音道:“最近宫中的传闻想来你也听到了吧?”
杨峥点了点头,这几日他身为太子的老师,出入东宫,这宫中的是非倒也听到了一些,自从今年选秀后,朝廷那帮太监,也不知从哪儿弄来了十几个一等一的美女,其中以年轻貌美,且多才多艺的郭妃最为吸引人,宣宗本就是个风流儒雅的君王,前些年能克制,一方面是永乐后期留下的烂摊子消耗了他不少精力,另一方面永乐当年敦敦教诲也让他不敢怠慢国事,其三,身边有青梅竹马的孙皇后陪伴,夫妻二人感情和睦,遏制了宣宗寻欢作乐的性子,所以在头十年里,宣宗模仿古代君臣豫游,每到年初,均赐百官十日假期。到西苑万岁山郊游时,诸位学士均跟从,进行赋诗赓和,并问民间疾苦。朝议中的论奏,均虚心倾听采纳。此外,朝廷上内阁大臣相处融洽、风气为正,算是开创了大明盛世,随着局面的稳定,一直挂在心怀的汉王、安南,海禁、下西洋、苏州、江南的赋税,以及北方的蒙古都得以顺利的解决,非但如此,往年不富裕的户部也越发充盈起来,如今的大明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也大幅度增长,洪武二十年六全国有6500万人,其中民户占6175万人,军户占325万人。北五省(北平、山西,山东、河南、陕西)人口有1755万人占了三成,如今离洪武不过四十年的光景,大明的人口竟有9000万人,京师、浙江、江西、湖广、四川人口总数为3380万,占全国五成。南直隶有11,291,460人;人口密度最高的苏南太湖流域人口达6,320,300人,平均每平方公里220人;其次为浙江省,有9,959,270人;江西有7,260,000人,湖广有4,318,420人,四川最少,仅1,314,260人。南五省(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总人口有1040万人,大大超过了洪武、永乐年,可以说祖宗没做到的事情,他做到了,由于人口多,工商业也随着地位的提高,朝廷财政收入稳定。商业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更为繁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波斯、西洋诸国商人纷至沓来,北京、南京、苏州、杭州、扬州、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因他的年号是宣德,世人将其与父亲仁宗年后,称其“仁宣盛世“,这样的评价不可谓不高,自秦至明,大一统王朝一共八朝,出现盛世的并不多,汉之文景之治、光武中兴(东汉初年)、隋之开皇之治(隋文帝初年)、大唐贞观之治(唐太宗)、贞观遗风(唐朝武则天改国号大周)、开元盛世(唐玄宗初年)之外,就算自己一手打造的仁宣盛世了,古往今来,千古帝王不少,身为帝王能占上一个,毫无疑问是幸运了,同时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这一年来,他虽在宫中,但外面的歌谣却知道一清二楚,昔年开元盛世所流传的歌谣,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官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如今时时被人唱起,这无疑对一个皇帝最大的肯定与赞扬了,不知是沉浸在这种赞扬之中难以拔出,还是宣宗自觉完成了先祖的期盼,自这半年来,政务上较之从前可就怠慢了不少,就连平日里日日都不停歇的早朝也是隔三差五的举行一次,这还不算往日还能亲自批阅的奏折,据说宣宗已差不多交给了司礼监了,一时引起了群臣的不满,好在三杨都是政务高手,纵然没了皇上也能将国事打理得井井有条,这种迹象越发让宣宗放下心躲入后宫了,随着郭妃的入宫,宣宗极少处理政务了,每日躲在郭妃的寝宫把酒言欢,好不快活。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