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同穿不同命(2 / 2)
他像身边的人拱拱手问到,“这位仁兄,可知道在审的什么案子吗?”那位老兄也不王旁,他只简短回答王旁说道“争家产。”只顾抻着脖子向里面观。
要说程颢程颐兄弟学问已是小有名气,春节期间京城的学馆还贴出了二人学馆讲学日期的告示。王旁暗想来的正好这程颢审案。
原来这案有个县民借居其兄长的屋宅,很多年之后,在此住宅中挖出很多埋藏于地下的钱币,这个县民的兄长之子认为是他父亲所藏,两家到县衙争讼。
这兄长如今已经不在世,堂上跪着二人正是侄子状告叔叔。听二人讲述完毕,听审的县民倒是议论纷纷:““钱币又不能说话,这大人如何断?”
旁边驳斥到:“那死人也不能说话,当事没人能断了。”
有的说:“应该是兄长的,这弟弟要是有钱怎么不买宅子?
这县民们越说越起劲,还有的说:“应该是弟弟的,人家在这很久,不买房也是有些积蓄。”
这你一言我一语声音越来越高,似乎每个人都是县太爷,就连跪在那的原告和被告都不由得回头县衙的院中。
程颢一拍惊堂木“肃静”。县民立刻安静下来。王旁好笑,这程颢平时教书先生样,这会到还真是有威严。
程颢对侄子原告问到:“原告,你说钱币是你父亲的,你可知道父亲是在什么时候把钱币埋在宅内的?”
侄子原告回答到:“回大人,四十年了”。
程颢又问道:“被告借你父住这所房子多少年了?”
被告一脸的冤枉:“是二十年了,这钱币就是不久前埋下的,那日正好侄子来我家。后来他就硬带人来挖出来,说是我兄长所埋。”
程颢一阴脸:“没问你!”。被告还要说什么,竟被大人一句话截在那里。原告瞄了他一样,脸上有些得意。
程颢问道:”原告,被告说的可是实情?”听原告确认。程颢即派人取出钱币,放在手中反复的。过问原告:“原告你可曾说谎?”
原告说道:“不曾!!”
程颢将两枚钱币扔到他面前:“你仔细,如今官府铸钱,由于几年前铜短缺,用铁铸币,这些铁铸的钱币有四十年吗?”
原告倒是聪明,听出语气不太对,拿着钱币左右举起来对着光线。忽然磕头到:“小人知错了。”
倒是被告一脸的茫然。程颢问道:“被告,原告已经知错,你要反告他吗?”
被告倒是憨厚:“大人,我们本是叔侄,而且我久借这宅子,不告不告。”
程颢见他们这么说,让他们签字画押宣布退堂,众人散去程颢也走下大堂来到院中,他已经到王旁。
身边朝外走的县民议论着“大人断案真神了。”“要不人家怎么做县太爷呢。”说着话县民从县衙庭院中散去。
程颢已经来到王旁面前:“若无贤弟这么快就到了。”说着将王旁请入内宅。
王旁说道:“在建州耽误时日不多,我也是刚到这里,就赶上伯淳断案,可是领教了。”
程颢大笑到:“我这也是刚好想起在京城见到张载,说起你断那马案,灵机一动,这银票交子有标记,这钱币也是一样。”
二人说笑这来到内宅厅堂,见厅堂里放了不少新书籍,王旁问道:“伯淳这是又购新书了?”程颢说道:“你来的可是正好,你出资所办学舍已经办好,我前次春节去京城正好去趟国子监。批印了一些,你这些都是给学舍添置的。”
说着他从柜子里拿出个册子,上面都是王旁赞助学舍的用途。指着说:“你这都是账目,现在置办了书,还有的富裕。我准备这些书就放在学舍,凡县上的人都可在学舍阅读。”
王旁将账目合上说道:“我还不信任伯淳吗?如果不够用我再资助些。”
程颢笑着说道:“哪里不够,足足富裕。我正想要跟你说,若是一部分用于资助那些成绩优异但是家境贫寒之人,做为进京考试路费,你可好?”
王旁笑道:“当然再好不过了。”
程颢也似是对自己的举动很满意,他说道:“最近啊,此处还来了位先生才学出众一表人材。而且非常崇拜贤弟,贤弟若有时间择日可与一见。”
王旁听到一表人材,才学出众就恨不得马上认识,眼下正是用人之计,况且谁知道哪位将来就可立足朝廷,欣然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