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叫魂(2 / 2)
看到平安在身前飘来飘去,洪钧生气地说:“别晃来晃去的了,赶快想办法。”
“我这不是在想吗。”平安噘着小嘴说。
“那你想到了什么办法?”瑞鑫问。
“没,没有。不,我想到了,叫魂。”平安的话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高兴的拍起了手。
“叫魂?什么叫魂?”洪钧迷惘地问。
叫魂亦称喊惊、喊魂等。旧时汉族信仰民俗。流行于全国大多数地区。古代认为,人有疾病将死,魂魄离散,须招魂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因而有招魂之俗。《楚辞》中《招魂》篇,即与此俗的关。后世婴孩儿童若惊吓所致,以致魂不附体,此时即须叫魂收惊,使魂魄归来,除病消灾。各地方式不一。
近代广东东莞风俗,于檐下、床头或受吓的地方,烧几支香及冥纸,将孩子衣服在火焰上方前后摆动,手拿菜刀或剪,在地上拍响,再将米粒撒向四方,口中呼喊:东方米粮,西方米粮,南方米粮,北方米粮,四大五方米粮。某月某日某某(小孩名)童年来归啊!请到九天玄女、接魄童郎,畀返某某肚胆来归啊!等等。上海则以小孩的年纪月生(八字)写在红纸上,置于灶台,纸上放一碗水,并点香烛叩头。然后取一个斗,遮以包袱,点火寻觅社脚下的蟢蛛,并连喊某官(老大为大官,老二为二官)归来!直至找到二三个蟢蛛,放在斗中,捧至小孩枕这,边走边喊,放下蚊帐后毕。数分钟后,方可揭开帐子。东北、华北等地,则由家人认定其惊悸失魂之处。一人持呼孩童之名,一人叫回来吧!一呼一喊,行至彼处。持衣履者张开衣履,象征性地一张一闭,然后挟于腋下,高呼孩童之名,另一人则答以回来了!表示魂魄已被系住。一路上复呼应一遍,则认为灵魂已经复体。
平安认真地解释。
“这些我们知道,但是叫魂是针对活人的,现在徐丹生死未卜,能管用吗?再说叫魂是把人的魂魄喊回自己的身体而不是喊到这里来啊。”瑞鑫问。
“难道你忘了在某些术士中有招魂这一说法吗?”平安说。
“得了吧,这种术数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呢?最起码我们俩和接触过的鬼魂就没有被人招过魂,一个人如果活着,招魂是找不出来的,如果死了,谁知道魂魄跑哪里去了?是转世了还是被禁锢了?照样招不回来。”瑞鑫不以为然。
“我是这样想的,”平安显得有点着急,“钧哥不是常人,他有心魂,而且血液异于常人,如果将民间的叫魂和术士的招魂相结合,用他的血液做引,也许有成功的可能。”
“喔?说详细一点。”平安的话引起了洪钧的兴趣,同时也让洪钧产生了踢她一脚的冲动,都知道自己的血是熊猫血,而且自己心魂受损还没有恢复,平安还动不动就要用到自己的血液,此鬼良心大大的坏了。
“徐丹不是和王军有很深的渊源吗?我们设一个招魂坛,以王军的魂魄做本体,辅以钧哥的血液和心魂引导,我想,这就有点类似于鬼使拘魂,应该是有一定的成功几率。”平安越说越兴奋。
“可是,鬼使拘魂都是面对面拘人魂魄,哪有远距离拘魂的?”瑞鑫说。
“只能试试,术士的招魂就是远距离的,我们没听说,不代表就没有成功的可能。”平安说,洪钧在心底摇了摇头,因为他想到了这句话的反面,如果按照事物的两面性,这句话还可以理解为:我们没听说,不代表有成功的可能。
看了看焦急的王军,又看了看狐疑的瑞鑫、自信的平安,洪钧最终还是决定试试,于是点了点头:“可以试试,反正不成功对你们也没有什么损害。”言下之意,你们就是看戏的。
所有人都缓缓点了点头。
怎么试?言语中仿佛一切都筹备非常顺利的一件事,真正实施起来,却发现远远比想象中要困难的多。
首先,叫魂只是吉祥一厢情愿的想法,虽然在民间早有叫魂这个事物,但那些叫魂和现在要实施的叫魂截然不同,他们需要一个会做法的人帮忙设置一个术士常用的招魂坛,辅以必要的招魂器具。
再者,用洪钧的血和心魂做引导,这又到了当初在混沌之地里面的难题,怎么个引导法?
当初在混沌之地里面,还记得心魂离体,是因为被林峰踹了一脚的缘故,而现在招魂,需要怎么引导呢,难不成也要让自己被踹一脚?让心魂离体才能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