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诡异事件(1 / 2)
最快更新欢乐神农最新章节!
沉船中清理出来的六百多件瓷器中虽说都是完好无损的,但也只是相对那些残缺的来说。
实际上,其中九成以上的瓷器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裂。
不过,这些都只是小问题;只要将那些有裂纹的瓷器埋在孕沙里修复一下,就跟新的一模一样。
至于那些个缺边少角的瓷器,韦乐则无能为力了。
毕竟孕沙只能修复,还没逆天到可以无中生有的地步。
就算这样,韦乐已经感到十分满足了。
据那个对考古颇有研究的奴仆鉴定,这些瓷器都是明朝成化至正德年间的青花民窑;基本都属于不可多得精品。
这个时期的明朝政治相对比较稳定,经济开始繁荣,以景德镇为代表的各地瓷业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明青花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自成一体。
相比于官窑,民窑青花重外形,取大势,舍繁缛、删枝节、避琐碎;其形成了其特有的淳朴、清新和雅致的风格。
这种风格呈现给人们的是简炼中见丰富,奔放中有精致,通俗中蕴高雅,扑捉中显灵巧,天真中含哲理,可谓是合情合理耐人寻味,有较高的文化艺术和经济价值。
就拿这六百多件民窑青花来说,造型普遍为盘、碗罐。
在这些瓷器的装饰上,大多采用寓意和谐音来象征吉祥的图案,内容远比同一时期的官窑瓷器要多的多。
如象征富贵的牡丹。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象征延年长寿的松鹤,象征成双喜庆的鸳鸯,象征官禄的鹿象,象征富足有余的游鱼等等。
每一件瓷器的造型和图案都不同,可谓花样百出,琳琅满目。
按照那个专业人士估计,这些民窑青花瓷的价值,每一件都不下于五十万大洋。
特别是其中的一对半米高的成化青花将军罐,其价格保守的估计至少在五百万大洋以上。
这些瓷器经过孕沙的修复和保养之后。品相色泽达到了相当高的档次;如果放到市面上。每一样都称得上是大开门的物件。
说句不谦虚的话,如果韦乐不打算出手这些瓷器转而自己收藏的话,华夏的古玩收藏界绝对有他的一席之地。
当然了,也就这么说说而已。按照他的脾性。八成会将这些瓷器卖掉。要不就送给胡坚等好友,自己最多留一些放在别墅里充充门面。
(跟胡坚混久了,这厮现在也学会了附庸风雅。)
相比那些金银和瓷器。此次韦乐在沉船中最大的收获是两樽宣德炉。
众所周知,真正的宣德炉是由宣德皇帝亲自下令督造的,大约一共为3000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
这批香炉,每只均大气异常,宝光四射。
这些香炉,其绝大部分陈设在宫廷的各个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有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
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已极为罕见。
目前存世并已鉴定和查证的宣德炉绝对不超过三座。
宣德炉之所以珍贵,除了存世稀少外,主要是因为其制造不易和色泽奇特。
就拿炼制来说,一般炉料要经四炼,而宣德炉要经十二炼,因此炉质会更加纯细,如婴儿肤。鎏金或嵌金片的宣德炉金光闪闪,能够给人—种不同凡器的感觉
其二,宣德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史料记载有四十多种色泽,为世人钟爱,其色的名称很多。
例如,紫带青黑似茄皮的,叫茄皮色;黑黄象藏经纸的,叫藏经色;如旧玉之土沁色的,叫土古色;白黄带红似棠梨之色的,叫棠梨色......等等。
明朝万历年间大鉴赏家、收藏家、画家项子京曾说过:“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
而韦乐手中的这一对宣德炉,则同为一款土古色敞口圆唇,颈矮而细的三钝锥形实足,兽形耳香炉;同时炉外底刻有“大明宣德三年制”的铭文底款。
(值得注意的是,该宣德炉底款的“德”字心上没有一横,当时有“省一德”之称。)
虽不敢百分百确定这对宣德炉是存世珍品,不过无论从其年代或者品相去推敲,其真实性也**不离十了。
话说回来,一旦将来这对宣德炉被鉴定为真品,那绝对是一件轰动华夏收藏界的大事。
想想吧,连故宫博物馆都没有一件真品宣德炉,而某人手中却有一对;这是何等的拉轰。
退一万步说,就算韦乐现在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单凭他手中的这对宣德炉就够他挥霍几辈子了。
论价值,那些金银和瓷器加在一起都抵不上这对宣德炉。
总之,不管怎么说,韦乐捞到这艘沉船算是大大滴发了笔横财。
尝到甜头后,这家伙开始对古代沉船来了兴趣。
岛屿一路向东漂去,他就一路搜索过去。
不过,接下去的日子里,韦乐似乎没有了之前的那种运气,几天下来连一艘沉船都没发现。
呼...
这一日,跟往常一样,在海底探索了一番后,韦乐钻出海面,猛地将口中的海水吐了出去,然后深深的吸了几口新鲜空气。
正当他准备再次潜入海中之时,他忽然看到前方有几个黑点在移动。
那是什么?
好像是海船!
没错,就是海船!
这就意味着自己已经离陆地不远了。
回家的希望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