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 帝国之殇(2 / 2)
思维僵化和盲目自由就是英国经济的死穴。由于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以英国的精英们始终处于一种自我满足的状态的中。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等英国经济学家所提出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英国几乎等于是经济学圣经,是绝对不能违反和亵渎的。
所谓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其核心是强调限制政府行为、减轻税负和自由贸易。19世纪这一理论是符合客观现实的,所以我们能看到英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不过这一理论的实现也是客观建立在英国首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拥有超越其他国家的技术优势这一前提之下。
只不过等到了19世纪末,这种技术优势已经丧失殆尽,英国的工业能力和技术更新速度已经被美国、德国超越,继续推行低税、不干预的经济政策几乎等于在产业竞争上放任自流。19世纪中后期到1900年,美国的关税税率大概保持在40%到50%之间,这一政策有效的保护了美国国内的产业,使其获得了超越英国产业的基本环境。比如在1869年美国国内来自外国的进口成品占据市场份额大概是14%,而到了1909年时,这个数字就只剩下6%。
再反过来看英国,1880年之后的十年间,进口额的增长了大约7倍,英国从之前的出口国变成了国外商品的最大销售市场。变成人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基本上也就等同于宰,这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是处于完全被动的位置,按道理说以英国精英们的智力,不会看不到这是很要命的事情,但现实却是英国人几乎对此熟视无睹。
为什么呢?原因还是出在日不落帝国上,经历过拿破仑时代、一战洗礼的大英帝国获得了全世界最广袤的领土,截止到1931年英国共获得了大小殖民地59处,殖民地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3480万平方千米,所辖人口总数也达到了4.63亿。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英国拥有广袤的廉价初级原料产地以及同样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可能有同志又要说了,这难道不是好事吗?谁不希望家大业大呢?
是好处不假,但是也存在着隐忧。因为资源丰富、劳动力又廉价。对于英国的老板们来说,只要从事最简单的农业种植和开矿就能赚大钱,既然赚钱如此简单,何必去搞复杂的工业,何必去攀科技树呢?
其实后世类似的例子也不是没有,什么中东的油老板、拉丁美洲的委内瑞拉以及北极熊都掉进了这个坑里。对这几家来说,石油资源大大的有,卖原油多简单多方便,搞工业投资大见效慢,怪累得慌的。
所以我们能看到俄罗斯一直在吃苏联的老本,******也不过靠着卖石油赚了点钱就收获了人民的爱戴。可一旦石油需求不旺盛,连沙特这样的土豪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活太优越也是有害处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一旦习惯的懒惰,再想勤奋恐怕是很难的。
英国人也是如此,庞大的殖民地给了英国人无数的机会,来钱太容易让他们忘记了祖辈积攒这点家业的艰辛,一个个的都变成了败家子。一个个都走容易赚钱的路子,不老老实实的攀科技树搞技术革新,转而去卖资源或者更干脆的玩钱变钱的金融把戏,结果优势是越来越小,直到被后来者赶上。
前面说了,其实英国在一战后还是有机会的,以当时英国的金融资本的力量完全可以拿出很大的一部分资金来搞技术革新,并同时对殖民地进行真正的开发(而不是简单的搞种植业或者干脆掠夺资源)。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英国人并没有这么做,金融大鳄一个个是一毛不拔,而政治精英又盲目坚信前人的经验,将自由贸易变成了教条,不可逾越半步。结果就是,进行贸易的基础产业能力丧失而空有贸易额增长的表象,产业能力长期处于劣势又导致贸易市场被新兴国家逐渐占领。国内市场被外国商品尤其是德国商品占领后,又引发了国内上上下下的不满和恐慌,经济上的问题由此转移到政治和外交领域,成为后来引爆英德矛盾的主要原因。
可能有同志又要说了,当年美国才是工业的NO1好不好,德国货能让英国恐慌,引发政治危机,那美国货怎么就没有呢?这不是正好证明了英美关系是特殊关系吗?
还真不是这样的,当年美国因为其国内购买力更加强大,国内市场就能消化掉大部分工业产品,所以美国货对英国市场的冲击很小。而德国则不一样,本来国内人口有限市场小,而国外又因为一战战败殖民地完全丢光光,只能去英国市场里打拼,所以德国对英国的冲击更大。
其实英国人也是自己作死,如果他真能把殖民地好好发展,而不是仅仅将殖民地当成掠夺和剪羊毛的对象,其庞大的殖民地的购买能力其实是相当惊人的。可惜的是英国完全不在乎殖民地的死活,然后自己国内的产业又不做技术升级,导致空有庞大的殖民地,却没有多少购买能力。然后英国人又大大方方的开放一切市场,被更强大的对手挤兑之下,能不垮吗?
这么说吧,打垮大英帝国的不是以德国、美国为首的新挑战势力,而是英国的精英们。这帮人过于急功近利才导致了后面的矛盾总爆发。试想一下,一旦到了有一天,英国人既没有了金融优势,有没有了技术优势,最后赖以称霸的军事大棒也不给力了,他还能像之前那样勉强靠吸殖民地的血维持生存吗?
有同志可能会发牢骚了,你丫的唧唧歪歪说了这么多,跟上一章有一毛钱的关系吗?呵,还真有关系,之前说了艾德礼很天真的以为只要有了现金流不做太大的改变就能继续维持大英帝国的老一套,而这也是他积极的对日本下刀子的根本原因。但是我们从上面的那些唧唧歪歪能看到,大英帝国完全不是因为没有钱才倒掉的,一时的资金注入就像是输血,确实能让其苟延馋喘几天,但问题是根本的问题不解决,当这些敲诈来的资金挥霍掉之后,怎么办?
难不成你还能一次两次三次的敲美国的竹杠?现在是有日本战争赔款这个借口,下一次呢?恐怕下一次大英帝国要么卖身还账要么割地还账。可祖宗留下的底盘是有限的,能经得起这么一次次的折腾?更何况美国也不是大傻瓜,这一次是拿你英国没办法,但是过了这一次,他有的是手段让你就范,比如说在大英帝国赖以苟延馋喘的殖民地上做文章,来一个釜底抽薪……(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