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章 来自米国领事夫人的关注(2 / 2)
接到刘光之的电话,实际上打孟恩远吓了一大跳。尼媒,这个情况我不知道啊!赵无极第一篇稿子是月24日发的,而孟恩远月29日要到卢江上任,前几天都在忙自己的事,哪有时间关注一篇写凤山的稿子,而且,在那时孟恩远还未必知道卢江县有一个凤山乡呢。
孟恩远自然不敢说他没读过赵无极文章,只是说他马上打听具体情况,半个小时内给刘光之回复。当然,孟恩远这话也说得过去,毕竟他才来卢江上任不久。
其实,孟恩远只花了0分钟就将事情打听得清清楚楚了,一来宣传部专门有人负责收集各大报刊登载的有关卢江的文章,二来宣传部的老人对凤山的情况也较为了解,很快就为孟恩远解了忧。
也因为如此,赵无极的名字开始正式进入孟恩远的视野之内。一个人乡干部写的文章,能被省报总编辑关注,那可不是一般的难度,也不是一般的荣誉。
刘光之得到孟恩远肯定的回答后,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虽然他并不知道,米国驻平原领事馆这个电话是什么意思。不过,事情只隔了两天,刘光之也就得知了内幕。
米国驻平原市领事馆,是在七九年华米建交之后设立的,现任领事名叫皮特。这时的领事馆,因为还没掀起向米的移民风潮,而两国间的经贸也还没发展起来,因此领事馆的事情相对而言非常轻闲。但是,再轻闲的职位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因此皮特领事作为外交官自然得带上夫人上任。当然,担任领事之前的皮特是没这个福利的。
皮特领事是米国哈佛大学的高材生,本来,他的理想是成为商业大亨,但是,在他读大学期间,班上刚好有两名华人童鞋,其中一名华人童鞋还是大大的美女,皮特为了接触这位华人美女突然对华语产生了兴趣,他一边课余去上华语学校,一边在学校里与华人美女接触、交流,两年时间里,虽然皮特没有攻下华人美女的堡垒,但却意外地学会了华语,一口流利的华语以及简单的读写,让皮特在童鞋中成了异类,这个“异类”在七九年华米建交时可以说大放异彩。
也是在有关米华建交的一次庆祝酒会上,皮特见到了同样操一口流利华语的德芙娜,而德芙娜虽然不及那位华人美女那样美丽,但却别具米国少女的性感,而德芙娜也对高大的且会说华夏的皮特颇有好感,这样两人**地很快就整到一块儿去了。
德芙娜的华语却来自于她父亲小时候给她请的一位华人保姆。这位华人保姆不但教会了德芙娜的华夏,还把华夏的长城、黄河、长江、故宫、五岳之类的故事讲给她听。因此,德芙娜从小就得知,在太平洋的另一面,有一个面积与米国差不多,但却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家,什么样的国家能传承这么久啊,这让德芙娜对华夏十分着迷,这也是她一直不停地进修华语,参加华人活动的重要原因。
进入大学后,德芙娜从图书馆里到了更多的关于华夏的图书杂志,虽然那些书里有很多是对古老华夏的描述,但也不缺现代的内容。
德芙娜与皮特结婚后,两人曾策划过到华夏旅行,但由于签证的原因,两人只得到香港、台湾旅行了一圈,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德芙娜第一次被那些丰富而厚重的文物给征服了,虽然德芙娜在米国、颠国的博物馆里也到过华夏文物,但远没有到华夏本土见到这些文物震撼。
到了八二年冬天的时候,德芙娜发现了一个机会,那就是米国政府在全米范围内征召驻华外交官,一般而言,驻外的外交官除坚定地热爱祖国这一条外,都要求对所驻国的文化有一定了解,也就是要进行考试。德芙娜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找到皮特商量,两人一起去考,结果两人都被录取,并于次年来到华夏工作。
当时皮特被安排在米国驻东海领事馆,担任商务参赞一职(别喷,具体职位还真搞不懂);而德芙娜却被安排到驻平原领事馆担任二等秘书的职务。
当时,华夏与米国商业往来最多的地方就是东海,这让皮特的工作量十分繁重,但也让皮特迅速完成了一个商人向一个外交官身份的转变。终于,在一九八六年春天的时候,由于驻平原领事任期已到,皮特被提拔为新任驻平原领事,夫妻二人才得以团聚。
德芙娜作为二等秘书,每天有个重要工作就是阅读华夏的公开出版物,从中寻找重要的报道供领事参阅,甚至还需要传回国内。而皮特来到平原后,德芙娜的工作更是如鱼得水,其整理的资料屡屡受到国内的好评。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德芙娜从《西川日报》的周末版上,在二十天的时间内连续发现了赵无极介绍凤山木雕与竹编的两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