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载漪(2 / 2)
其实早在半年前,德国政府就秘密授权在胶州附近传教的一个德国教团在青岛沿海岸地带购买了1000亩土地,以为建造教堂和置办教会产业之用。
而后,德国海军名正言顺的在当地建立了一些简单的港口设施,以及官兵的营房,和山东绿营在胶州的汛营驻地仅仅一墙之隔。
由于《北京条约》的签署使得德国正式租借或者割据胶州湾的计划破产,所以比洛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先造成事实局面,然后徐图缓进。这种稳健的做饭得到了威廉的肯定。
后者,比洛和端君王载漪的秘密谈话是威廉特意安排的,他希望由比洛代为转达他对于满清贵族集团,尤其是慈禧太后的坚定的支持——虽然这是欧洲各国的一贯立场,但是威廉却从形式上给予了具体的建议。
“亲王殿下,日本国在30年前还是远东的撮尔小国,远远不能和地大物博的中央帝国相提并论。但是如今的日本却已经走到了中国的前面,其原因就在于,首先他们全盘借鉴了德国的政治制度,使得贵族、官僚、民众之间的内耗极大的缩小,其次他们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得国家终能走上自强求富之路。”
听了比洛的话,载漪不断的点头,担任翻译的是德璀琳,在比洛的要求下屋子里再无他人在场。
这样一种氛围使得奕劻也能体察到这次会谈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比洛对他说的话,其实是想通过他转达给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太后老佛爷。
“我国皇帝对于贵国皇太后陛下有三项具体的建议,第一,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陆军力量,这对于维护王朝的统治至为关键;第二,从法理上将汉族、藏族、突厥、蒙古和满族领地分别开来,如果有朝一日内地出现了一场叛乱,那么皇帝依然能以蒙古汗或者突厥汗的身份对于帝国的北部地区保持统治,诚如我国的皇帝是以普鲁士国王的身份统治德国一样,如果有一天德国分裂,那么他依然是普鲁士国王而不必有做亡国之君的危险;第三,就是要行改革开放之事,改革是要行议会制度增强地方行政的有效性,并立法保护私人的财产,同时以废除科举把民众的目光引向对于财富的追求,此外还可以大规模引入外国资本,一旦大规模的矿山和工厂建立起来,工人们整日为了吃饱饭而辛苦的劳作还有谁无事生非反对朝廷?当今世界乃是有产者和无产者的矛盾,无论欧洲美洲概莫如此,所以贵朝廷应该把握这一趋势,首先从法理上理顺自己的统治合法性,然后再和有产者达成同盟。如此江山便可固若金汤永垂万代了。”
为了让载漪能够听明白,比洛说的很慢,并针对载漪的疑问仔细的加以解释。
“对于建立新军,贵大臣可有好的建议?”载漪望着比洛说道。
“以满、汉、维、蒙、藏各成一军,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军力自然要大大强于其他各军的。军队中无论军官和士兵都要享有帝国内最好的待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对于朝廷的忠诚。至于训练之法只要从我国派来一支军官团便可以解决了,当年日本也是这样做的。我国的梅克尔少将在日本工作十年,日本陆军大学便是其一手创办的,效果如何朝鲜战场便是最好的证明了。”
载漪点头称是。
“另外,我还想转达我国皇帝陛下的对于贵国皇太后陛下的郑重承诺。”比洛轻咳了一声道:“在中国事务上,凡皇太后深思熟虑且不违背德国利益的事情,德国政府都会予以支持。”
载漪本人虽然能力平平,此时也并未掌握实权,但他的福晋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凭借这一层关系,慈禧在打算废除光绪另立新君的时候选择了他的儿子溥俊。1900年,由于废除光绪未获列强的支持,所以才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威廉由于了解这一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他打算通过提前站队以使中国政府在未来逐渐向德国靠拢。而且他也有信心让德国在1900年前后在国际问题上取得和英国抗争的实力。
比洛虽然不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也根本不明白威廉的深意,但是作为一位反应机敏,口才出众的外交官,他极好的完成了威廉交代的任务。
不过,事情也不像威廉设想的那般顺利。载漪大概觉得比洛的这番话过于骇人听闻,因此根本就没有将此事转告给慈禧本人,以至于威廉的这番好意直到1906年载漪掌权之后才终于收到了效果。</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