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二章 大功之臣(三)(1 / 2)
最快更新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最新章节!
&三位书友的月票,拜谢!)
“西北大捷,大振国威,捷报传来,举国欢庆;此战西北鄜延、环庆二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范仲淹、秦凤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韩琦,泾原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代使、渭州知府苏锦,谋划得当,应对泰然,以西北有限军力物资,大败西贼十数万之众,歼敌六万余,令西贼铩羽而归,力保边陲安宁,功高劳苦,应予嘉奖”“小说章节更新最快。”
黄培胜高亢的嗓音回荡在大殿之上,众臣屏息凝神垂首恭听。
“朕今日特下旨意,嘉奖晋升三位首功之臣,擢升韩琦、范仲淹为枢密院副使之职,俸加两级,鉴于西北形势尚未完全明朗,宋夏和议未成,范仲淹仍保留原职值守,韩琦即日上任枢密副使之职;擢升渭州知府苏锦为泾原秦凤两路安抚缘边招讨使,加俸两级,知秦州;赏韩琦范仲淹苏锦钱十万,绢五十匹,另赐苏锦母诰命王夫人兴国寺开光玉佛一尊,嘉其慈善尊厚、教子有方,钦此!”
众臣炸开了锅,这样的封赏简直太叫人震惊了,韩琦范仲淹擢升枢密院倒也罢了,早在年后不久,朝中便有此二人调回京城任要职之议,毕竟这两人才学人品足以担当重任,在大宋也享有盛名;但苏锦的任命大大超出众人的意料之外,此人虽是今年的新科状元,但当初任命为渭州知府已经是皇上特旨开恩,并不合官制;而凭借西北一战,能坐稳渭州知府的位置已经是很了不起了,本以为最多加上shime大学士之类的虚衔,却没想到皇上一下子将其提拔至正使的位置上,而且连秦凤路也归于其辖下。
这样的话,苏锦一跃成为西北四路的二号人物,范仲淹在西北的地位牢不可破,而苏锦则取代韩琦成为西北实权派,秦风泾原两路虽然位置相较于鄜延环庆两路稍微次要些,然而面积和人口均大的多多的多,众人嗔目结舌之中,隐隐感觉到一颗朝堂新星的冉冉升起;这样的升官速度简直堪比飞天之势,在在大宋前无古人,未来恐怕也是后无来者了。
三人山呼万岁跪倒谢恩,苏锦觉得自己如在梦中,皇上一反以前的吝啬,这一回慷慨的过分了,以前自己办粮务,惩治扬州庐州两处的吏治,无损退辽使,所给的封赏均是皮毛之惠,没想到一到西北,顿时大开利市,一下子便坐上了秦凤泾原两路路使之职,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了。
众官中自然有人持不同意见,杜衍夏竦等人均心头不悦,不过西北之战彻底扭转颓势,举国上下朝廷内外均沉浸在一片祥和欢乐之中,这时候跳出来,便是跟自己找不自在;再者说来,西北这个烂摊子有多难管,夏竦心中比谁都明白,战事一停朝廷对西北的救济也必然停止,从此以后,西北诸路便要自力更生,近百万赤贫之人的吃喝拉撒睡都要安置,这可不是靠吹牛皮便能吹成的;一旦百姓没饭吃,西贼不乱内部也要生乱,还不如让这个十七岁的毛头小子自己出错,到时候再出面指责参劾更为妥当。
群臣纷纷向苏锦等三人道贺,三人也团团作揖还礼,谦虚客套一番。
“三位爱卿,尚需再接再厉,我大宋还需你们多加劳力劳心,切不可骄傲自满。”赵祯微笑道。
范仲淹道:“臣岂敢,臣想问问,跟西贼的和议进行到了何种地步,如和议未成,生产便无法恢复,干系西北近百万百姓的生计,希望朝廷早日有准确的答复。”
赵祯问杜衍道:“杜枢密,和议之事是你所属,夏使可有新议么?”
杜衍道:“启奏陛下,自西北大捷之后,夏使态度大变,昨日新提数条建议,已经颇为收敛,臣以为可以答应了。”
赵祯道:“哦?提了那几条新议?”
杜衍道:“臣请宣议和主事韩绛上殿详陈。”
赵祯道:“准!”
内侍即刻传旨,不一会儿,身材高挑眉宇傲气的韩绛便上殿而来,参拜已毕,恭恭敬敬的战立一旁。苏锦本来听到韩绛这个名字的时候便有些耳熟,见到他人,立刻想起此人正是跟自己一科金榜题名的三甲榜眼,没想到此人也很有些本使,居然这么快便混到了宋夏之间谈判主使的位置,显然不是泛泛之辈。
苏锦本想跟他打个招呼,但眼光望过去之后,那韩绛的眼神中带着一种淡淡的漠视,似乎根本就没将苏锦看在眼里,苏锦知道此人不太好相与,当日放榜出来之时便有传言说韩绛对自己高中状元不太服气,虽然苏锦没将这些放在心上,但是此刻热脸贴了冷屁股,心中还是颇为不爽。
“韩绛,你将近日和夏使和议之事跟朕说说。”看的出赵祯对韩绛颇为赏识,说话也和和气气的面带微笑。
韩绛上前道:“启禀皇上,夏使刁蛮无礼,初始提出诸多无礼之要求,臣皆一一驳斥之,夏使见我大宋态度明确坚决,近日新提建议数条,臣觉得和议可期,正待详细向杜枢密呈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