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玄幻魔法 > 光武中兴. > 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一百五十一章(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韩娱之超能 修真按摩师 炎魔不死于圣火 玄门妖孽 锦医卫 混元真仙 噬火武道 姜小姐的田园日常 姜凡考300分的小说 意大利不面

不过刘歆毕竟是幸运的。又过了两三年,哀帝驾崩,大恩人王莽重新上台执政。王莽这次上台,可以说是有备而来,也可以说是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外戚争权。所以他上台后首先就彻底清除了傅、丁两族外戚,并阻止新立的小皇帝——平帝的外戚中山卫氏进入京师,防止他们也像傅、丁那样的跟自己争权。王莽的另一行动就是排除朝廷中的元老耆旧及其他不附己者,大肆培植亲信党羽,所谓“王舜王邑为腹心,甄丰甄邯主击断,平晏领机事,刘歆典文章,孙建为爪牙……”就是前人对王莽这一时段的行为总结;而刘歆,无疑成为王莽众多党羽中的重要一员。

而往后的事情不用多说了,刘歆等众党羽对王莽极尽吹捧歌颂之能事,使王莽成了旷古未有的道德之神;“安汉”、“宰衡”两顶桂冠也堂而皇之地戴到了王莽的头上,直到他“天命神降”,成了取代汉王室的真命天子。

但是班固《汉书》中说,王舜、刘歆、甄丰等吹捧王莽,至多也就是抬高或稳固王莽的“宰辅”权位,并不是要把他推上皇帝宝座。他们抬高王莽,一是王莽处处都如“周公、伊尹”,值得他们推崇和褒扬;二来他们都是王莽一手提拔培植起来的,为“恩公”出力那是他们的“份内之责”;三来,抬高吹捧王莽,他们自己也可以获取好处——加官晋爵享厚禄。而事实上他们也的确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并且还都“心满意足”。但把王莽推上皇帝宝座取代汉家,他们是想也不曾想过的,而且也没人提出。那么鼓吹王莽“身负天命当代汉运”的,是来自宫廷之外的另一班家伙,如奉献“白石新井”、“金策铜匮”之类的前辉光谢嚣、梓潼人哀章等等。这些人为了巴结王莽捞取好处,就编造了各种各样的鬼神符命迷惑朝野,于是王莽才“顺天从命”地篡夺了汉朝廷。而王舜刘歆等在这种“符命chao”中根本无能为力,只好半怀忐忑随波逐流且惊且喜地拥戴王莽“登位即真”。这其中,王舜应该最清楚王莽的“身负天命”是怎么回事,并且自己又是逼迫太皇太后交出玉玺的“首恶”,所以在王莽当上真皇帝之后,大概越想越愧疚,越想越害怕,没几年便“病悸浸剧”一命呜呼了。

至于刘歆,其实早在各种鬼神符命飞向长安的时候就开始疑惑了。他大概这么想:按天文星象,汉运衰亡当是必然,只是没想到这个代汉者竟是王莽呀!不过按“当再受命”的说法,王莽的这个皇帝又当不长,不定哪一天又要被人推翻。而将来重兴汉室的,无疑就是谶语中的那个“刘秀”了。至于我,早在十几年前就改名叫“刘秀”,没准将来中兴汉家的皇帝就是我呀!但是现在,只能顺应“符命”拥戴王莽,然后等待“刘秀为天子”的那一天了。

后面的更不用多说了,王莽按照“金策铜匮”面南称君,建立大新朝,刘歆也被“金策铜匮”指令为大新朝的国师、嘉新公,位列上公。但是王莽忌讳“卯金刀”,便“恩赐”刘歆姓王,从此叫“王秀”了。至于刘歆愿不愿意叫这个“王秀”,只有他自己知道。但不管怎么说,刘歆此时富贵荣宠,红极一时,连他的两个儿子都享受着大新朝的高官厚禄。

可是好景不长,就在刘歆父子安享尊贵的时候,却遭到了王莽的严厉惩罚和打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齐天战神 武神戮天 这个王妃很米虫 天域武神 傲剑镇天 天元劫凤神女帝 [美娱]神农侠侣 大宋杀戮 转生之我的狼王 魔动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