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试策取士(1 / 2)
“孔明,你听说了吗?二公子欲于下月初五在南阳试士,只要核实身份,所有外地士子均可参加,取头两名为掾史,这是邓县贴出的公示。”
徐庶拿着一卷手抄公文走进同窗房间,眉宇间神彩奕奕。
他是颍川籍的寒门士子,本名徐福,年少时好任侠击剑,为替人鸣不平而犯杀人罪,改名徐庶外逃,从此遍访名师,潜心读书。初平年间,为躲避战乱,徐庶与在学馆认识的好友同郡石韬一起,举家南迁到荆州地区。
相对战火肆虐的颍川,荆州境内可谓一片和平,殷实富足。初平三年冬,被朝廷升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的原荆州刺史刘表在襄阳城南二里建立官学,号学业堂,徐庶便与友人石韬一起,拜入学业堂进学。眼前的十三岁少年正是他在学业堂结识的同窗。
“之前有所耳闻,没想到这么快就确定下来,二公子的行事风格确实与刘公不同。”
见好友来访,诸葛亮放下手中竹简,起身招待徐庶到席上坐下。他是徐州琅琊人,早年失去双亲,与两个姊姊及幼弟诸葛均一起依附叔父诸葛玄,初平年间随与荆州牧刘表有旧的叔父一起前往荆州,依附刘表,定居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卧龙岗。[1]
刘表用优厚的待遇招待了前来依附自己的旧识诸葛玄,再一打听,得知诸葛亮的两个姊姊都到了适嫁的年龄,便为诸葛家牵线,将诸葛亮的长姊诸葛英嫁给襄阳望族蒯氏蒯祺,次姊嫁给襄阳名士庞德公之子庞山民。
有了这么三层关系在,诸葛家也就被素来喜欢排外的襄阳士人所接纳,诸葛亮亦因此得以经常接触襄阳上层人士,获悉荆州高层军政动向,了解天下大事。
“哦?孔明是什么时候听到风声的?”
徐庶从来没有因年龄而轻视过这个比自己小了八、九岁的少年,知道他还没看过正式公文,便将自己在邓县的公示栏前亲手抄写的公文递了过去,与他交流信息。
“两天前。”
诸葛亮一边回答,一边一目十行扫过友人递来的竹简。这是一篇文辞优美,流畅晓达的公文,不知出自谁的手笔,大致意思是说南阳太守刘府君发现从各州郡前来荆州定居的士人很多,其中不乏学识出众、德行高尚的贤才,却因为背井离乡,名声还没有传到荆州来。刘府君惋惜贤才就此埋没,因此决定对所有外地籍贯的士子举行一场考试,只要验明身份,答对一道非常简单的题目即可报名参加。考试内容总共分为三题,一题与荒政有关,一题与时政有关,最后一题暂不公开。考试结束五日后公布名次,前两名会被刘府君聘为掾史,前十五名可以进入官学进学。希望各位外地士子踊跃参加,特此公示。
“听上去和贤良方正科很像,只是参试资格放宽许多。仅就公示内容来看,这位公子似乎有些重才不重德的倾向。”快速扫完全部内容,诸葛亮看向徐庶,“元直兄打算参试?”
“二公子虽为女子,却是位有道之主,推心下士,知人善任,治才不下吕、邓,更难得军略出众,长于用兵。值此乱世,定能有所作为。”
徐庶踌躇满志,有心依附明主,在乱世中做一番大事业。
诸葛亮端起杯盏,浅浅饮了一口,淡笑道:“不是因为二公子的生母是颍川人,所亲近如赵伯然、杜子绪等亦为颍川人吗?”
面容虽稚嫩,神情中已显出超越年龄的睿智与成熟。
“瞒不过孔明。”徐庶爽朗一笑,点头承认,“是有这个原因,但二公子亲近颍川士子,也就是偏重法家,正为我等所习。学以致用,不亦乐乎?”
又问:“孔明可见过二公子?”这问题徐庶只是随口一问,并未指望得到肯定的回答。没想到诸葛亮微微颔首,答:“有过一面之缘。”
“诶?”
诸葛亮神色平淡:“只是那次刘牧次女昏礼上远远见过,不值一提。”
徐庶这才明白过来,边摇头边笑叹:“孔明啊孔明,你这心气……”
虽然相识不久,但他知道诸葛亮向来以管仲、乐毅自诩,对自己的要求固然高,目标也牢牢锁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个位置,这样的一面之缘若非自己问到,大约是不屑提起的。
诸葛亮微微垂下睫毛,对这个话题避而不谈。
管仲原先没有治理国家的经历,被齐桓公任命为相后,即能辅佐齐桓公尊王攘夷,创立霸业。乐毅早年事不见史籍,得燕昭王重用后能以弱燕之兵,破强齐之雠,屠七十城。他自认怀有管仲、乐毅的大才,虽然目前年龄尚少,学问未精,不足以出师,但若干年后,如能得遇明主,必能辅佐其成就王霸之业,不输昔日之齐桓、晋文,没必要现在着急。
心里极快地转过这般思绪,诸葛亮重新抬起头,向徐庶道:
“楚谚谓二公子‘岩岩清峙,居然不可犯’,亮于昏礼见其与王仲宣相谈甚欢,蒯异度等亦相亲近。”
荆州民谚称王琅“就像耸峙千仞的巍峨高山,显然不能冒犯。”
一方面惧怕王琅剪除异己的冷酷手段,对任何敢于轻慢或抵制自己的力量斩草除根,彻底摧毁;一方面爱重她外拒强敌,内修民生的智力才能,不到两年就让南阳恢复元气,一片繁荣。
但这句民谚最早是从南阳豪强大族中传出,与底层百姓及上层士人对王琅的看法并不完全相同,诸葛亮因此特意拎出来提了一句。
“自己心里打着冒犯的主意,怎么能怪二公子严峻?”
徐庶出身寒门单家,早先时候就是看不惯豪强仗势欺人才愤而杀人,所学法家也是宣扬君主集权的学说,虽然已经领悟到方法手段的重要性,对摧抑豪强之事还是拍手称快。想了想,又笑道,“王仲宣因形貌为刘牧所轻,因才学在二公子处见重,世事当真难料。”
徐庶说的是襄阳、南阳间的一个奇特现象。
从外地到荆州避难的士子大多是听说荆州牧刘表具有长者之风、爱惜人才、乐于结交士人,因此携家带口,不远千里赶来襄阳投奔刘表,对刘表在南阳郡任太守的长女则并未放在眼里。
结果到了襄阳以后,随着时间推移,了解深入,这些士子中真正有宏才远志的贤才往往对刘表大失所望,反而对原先轻视的南阳渐渐倾心,举家搬迁到宛城。比如颍川杜袭,刘表养之而不用,到南阳以后受任西鄂长,做得有声有色,政绩优异,极受百姓敬爱。
王粲来荆州本是投奔刘表,却因貌寝体弱、性格通脱被刘表轻视,而与本未放在眼里的王琅相谈甚欢,引为知音,这哪里是他入襄阳前能想到的呢?
良才还待明主识,诸葛亮心中对此也颇怀感慨,沉吟片刻,以友人的身份做了最后一句提醒:“南阳人对性别之分不以为意,中原人可不是,元直宜三思。”
诸葛亮的意思不是劝他放弃,而是劝他考虑清楚其中的困难,尽早做好心理准备,以便事情到来时不失方寸,从容应对。
“若待龙游于渊,凤翔于天,则人人皆知彼龙凤也,要我辈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