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问了个寂寞(1 / 2)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也只是未到伤心处。对于这个女儿,荣亲王视若掌上明珠,自小就是对她宠爱有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他都一一做到。
当他知道容乐喜欢太子殿下,他作为容乐的父王,也为她争取过,奈何皇上并无此意,太子殿下和皇后也无此意,他只能作罢,还劝导容乐放弃。
可他这个女儿,性子实在过于执拗,看上的东西一定要得到,因此,她为了得到太子殿下,曾做出了很多丢尽脸面的事情。也惹得太子对她厌恶有加。
所以,荣亲王认为太子并不想救容乐,所以才有此借口。他得见到太子妃才行,只要太子妃点头同意,太子也无法阻拦。他来时可是打听了一番,知道太子殿下对太子妃宠爱有加,如若太子妃同意了,太子也会敬重太子妃的选择而不会从中阻扰,所以,说什么他今日都要见到太子妃。
顾知珩虽然面冷但心不冷,他也体谅荣亲王的难处,思虑再三,决定退一步,“太子妃正在歇息,这样吧,本宫先派人过去问问太子妃,问问她愿不愿意前往荣亲王府给容乐救治。”
荣亲王见到事情有了转机,面上一喜,连忙道谢:“多谢殿下。”
顾知珩招手唤来门口一个小太监,吩咐了他几句,小太监毕恭毕敬地领命而去。
……
宋伽罗抱着一本骨科的书在那儿啃着知识点。
小太监徐步走进来,行跪拜礼,道:“奴才见过太子妃,殿下让奴才来询问您的意见,容乐郡主中毒至深,太医院所有太医束手无策,荣亲王特地前来求你前往王府为容乐郡主救治,殿下问您是否答应。”
这话听得宋伽罗心生好奇,扬声“哦”道:“容乐郡主?听说荣亲王前些日子刚去求皇上把她放出来,这才几天啊,她就整出了幺蛾子了?”
小太监不敢搭话,只得把头埋得低低的,像个鸵鸟一般。
“说说看,现在是什么个情况?”宋伽罗也不勉强这个小太监可以说出什么阿谀奉承的话,只希望他可以如实相告书房里的情况。
“回太子妃的话,具体什么情况奴才也不是很清楚,奴才在外只是听到了荣亲王在和殿下恳求见您一面,殿下原本是坚决不同意的,后来荣亲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摆出了他三个战死沙场的孩子,殿下仁慈,才让奴才来询问您的意见。”
“哦?看来容乐的情况真的不容乐观啊。”能得荣亲王亲自出马,一定是到了日落西山的时候了。不过她现在也不敢随随便便就出去看诊,倒不是怕容乐这个小妮子在使诈,而是因为她和白晚晴的这一出戏还没唱完,她就贸然露出了马脚,打草惊蛇,那岂不是功亏一篑?
划不来!划不来啊!
思考再三,她让小太监回话,说她实在是身体抱恙,请荣亲王另请高就吧。
小太监回去复命,把宋伽罗的话原封不动地说了出来。
荣亲王闻言,觉得五雷轰顶,眼前白茫茫一片,好像世界已经崩溃了一般。
顾知珩知道宋伽罗的考量,叹了一口气,“荣亲王,你也听到了太子妃的回复了,你还是先回去吧。”
“殿下……”荣亲王没忍住,眼泪溢出了眼眶。他都是一个五十好几的男人了,本该在这样的年纪就该是儿孙承欢膝下,享齐人之福的,可是呢?三个儿子全都战死沙场,子嗣艰难,好不容易生下了这么一个女儿,到头来难不成也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顾知珩微乎其微地叹了一口气,“荣亲王,你还是先回去吧,本宫看看太子妃什么时候身体好转了些,再说动她救人,现在最重要的是,先吃太医开的吊命的药,走一步看一步。”
荣亲王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整个人仿佛向老了十多岁一般,目光涣散,“臣谢过太子殿下,叨扰殿下处理政务了,臣这就告退。”
顾知珩颔首:“荣亲王慢走。”望着他离开的背影,有些佝偻,好像肩膀上压了千斤重的石头,让他没办法挺直腰板。
顾知珩叹了一口气,继续埋头处理政务。
……
小太监离开后,宋伽罗对这位荣亲王生出了好奇的心思,招手唤来洛水,“洛水,我曾听闻这位荣庆王是一位异性王爷,生了三个儿子,全都战死沙场了,这是真的吗?”
洛水点头,“太子妃所言不误,这荣亲王是一位异性王爷,他的三个孩子可都是用兵如神的将领,可惜都展战死在沙场上了,据说荣亲王听到噩耗,整个人一夜之间白头,沧桑了许多。”
宋伽罗听着洛水的话,思量再三,将自己心中的猜测说了出来,“想来这位荣亲王和荣亲王妃的感情一定很深吧,我可听说这位王爷就只有几个通房,而且都不曾为他生过一个孩子,是这样吗?”
“是的,外界传言,荣亲王和荣亲王妃举案齐眉,伉俪情深,荣亲王甚至为了她都不曾纳妾,那几个通房还是荣亲王妃看荣亲王子嗣艰难,才想着让那些女子为他开枝散叶。在荣亲王的三个儿子全都战死沙场后,大约是过了四五年,荣亲王妃又怀了一个孩子,就是容乐郡主,之后荣亲王妃就没有再有孕了,其他通房也是如此,王府就只有容乐一个郡主,所以自小就对她宠爱有加。”
“难怪她养成了那副不可一世的性格,原来都是溺爱惯出来的。”洛水赞同,“是啊,也是因为容乐郡主,荣亲王的名声也受到了不少的影响,属下曾听闻这位王爷可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为人清廉,文武百官提起这位王爷也都是赞赏有加,也是因为这个缘故,皇上对他可谓是忌惮极了,但自从容乐郡主长大,行事任性乖张,惹了很多麻烦,荣亲王为了处理容乐郡主惹出来的祸端,可谓是殚精竭虑,名声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