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工具人庶长子之六(1 / 2)
燕王“偶然间”寻回了亲生儿子,一个晚上而已,这消息对耳聪目明的人家就不再是秘密。像安王府这样?家族成员济济一堂开个会商议一下对策的人家,也不在少数。
处于漩涡中心的尚晖泰然自若,该吃吃该喝喝,陪着父母吃了顿夜宵,他就在燕王府正殿旁为世子准备的院子里?歇下了:因为他感觉不太好,可能要发?烧。
套上马甲的那会儿,他动用了一丝灵气把马甲从死人弄成活人,之后再没?有特意强化,一切顺其自然。
考试搁在哪个世界,不仅是脑力活儿更是个重体力活儿。就他现在这个“破马甲”能坚持到现在才病倒,已然殊为不易。
对尚晖而言,发?烧还是发?高烧,是个挺新奇的体验。
他这边不当回事儿甚至有点乐在其中,值夜的两个大丫头全吓坏了。
这时能让燕王妃指过?来专门伺候尚晖的大丫头,就两个来历:燕王府家生子,燕王妃陪房的闺女,内务府近年分?派过?来的仆从目前可沾不到世子的边儿。
简而言之,这几个大丫头都是又忠心又有能耐。
一个大丫头听从世子吩咐,拿毛巾蘸冷水敷着额头,另一个直接往正殿去禀告王爷和王妃。
世子回府的第一个晚上,就算破了个小口子她们都得立时禀报,更别说世子这是高热不退!
其实这会儿燕王也不太自在,他都快五十的人了,累身累心了好一阵子不可能没?点反应。
只是他心情极好,再难受都不耽误他兴致勃勃地跟妻子商量怎么把欠儿子的东西一股脑儿都还回去。
夫妻俩越说越投机的时候,儿子院子里?伺候的大丫头来了……吩咐管事拿着燕王的帖子出府请太医,燕王夫妇心急火燎地一起?去看望儿子。
进了门,王妃听着大丫头的叙述,抬手摸了下儿子额头,原本还能稍微绷着点儿,现在脸色难看到无法直视。
燕王一瞧,心里?也咯噔一下,上前一试……屋里?众人一见?,顿觉大祸临头。
尚晖就感慨原主能闯过?之前重病那一关?,让亲生父母认了回来,也是缠绵病榻不长寿的命。
如?果他不来,燕王错失认回儿子的机会,这位功勋彪炳的亲王查到部?分?真相就会疯;儿子认回来早早去世,他似乎还是要深受刺激而癫狂……
世界意志不会操纵任何人的命运,尚晖不免怜悯起?燕王来,于是他挤出一个虚弱的微笑,“您的手着实暖和。”
儿子的担忧都写在了脸上,确实在低烧的燕王也努力挤出个笑容来,“说什么呢。”
眼泪似有夺眶而出的兆头,王妃赶忙扭过?头吩咐丫头们,“给你们世子爷倒水来。”
经常出入王府的李太医花了一刻多钟就来到了王府。
瞧过?尚晖再瞧燕王,写了方子交给王妃,李太医才说,“王爷少了心病,补一补养一养,那方子乐意吃就吃一吃,若是嫌麻烦,王爷只要歇上几日也就无碍了。”
夫妻俩最?重的正是心病,儿子找回来,那就没?什么大不了。燕王夫妇此时此刻只担心他们的儿子身体怎么样?。
李太医凝重了一点,“世子爷大病初愈身子骨着实弱了些,再受了场风寒,才发?热至此。若不好生将养怕是有损寿数……世子爷这段日子不可劳心劳力。”
“有损寿数”四个字先?把燕王妃砸得晕头转向,饶是燕王刚毅坚韧,听了这话也眼前发?黑。
李太医素来实在,他说话从不唬人,他现在说“怕是有损寿数”,实际上应该是“损了寿数”,甚至是提醒他们许是会白发?人送黑发?人,深知?李太医为人的燕王夫妇那颗心一个劲儿地往下坠。
却说尚晖和便宜爸妈李太医隔着三间屋子,照样?什么都听得到——燕王府的正殿七间房,世子的正房要降一档,就是五间了。
李太医是个人才,他说得全中:尚晖如?果后续不发?力,原主的身体即使享受着这个时代最?顶级医疗条件,也就能支撑四十年左右,燕王夫妇的身体底子都相当不错,活个七十多岁没?什么问题。
不说要和过?阵子到来的蒙璋轻轻松松休上多久的假,只为了哄哄燕王夫妇,尚晖依旧要自打?脸……再掏出点灵气徐徐改造一下身上的“马甲”。
世界意志忽然说话了,“您多留一阵子嘛,我不让您白忙活!”
对于这个世界来说,现在正是从农耕文?明开始转型为工业文?明的关?键时期,世界意志当然希望来自灵界的大佬能留下来帮忙保驾护航,它说给报酬自然是发?自真心,哪怕因此稍微欠下一点因果也在所?不惜。
尚晖能怎么办?自然是顺水推舟答应下来啊。
片刻后,燕王夫妇和李太医说完后再次回到尚晖这里?。
尚晖在等药汤,所?以此时依旧是靠坐着,见?到便宜爹娘踏进里?间,便比划了个作揖的动作。
燕王妃眼圈儿通红,尚晖就很无奈,“太医说了什么,只看王妃您的脸色就知?道了。”
燕王妃立时捂着脸,缩着肩膀,藏到了丈夫身后。燕王拍拍妻子的后背,感慨道,“身子骨是自己的,咱儿子哪能一无所?知?。”越说语气越苍凉,“都怨我,杀伐太过?有伤天和。”
这话尚晖就必须出面纠正了,“王爷平叛平乱,是多大一桩功德?有伤天和更是无从谈起?,”他还笑了笑,“是仇家太过?下作。”
换子的始作俑者,死了的成国公夫人,会换掉手帕交燕王妃健康儿子,纯是出于“羡慕嫉妒恨”:若不趁乱暗算一回,只怕往后再没?机会。
而出现在“原本剧情”里?联手哄骗燕王夫妇,并掩盖真相的太子、淳王家的嫡出五子,安王府和成国公府则是纯粹的“见?利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