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二十九章(1 / 2)
正月初嫁出去的女儿们回乡给娘家拜年,夏雨和秋月收拾着东西,张翠翠的娘家在几十里外的小城邑户,江春华原以为自己也要去,心想路上还可以看看风景,然这两日张翠翠看她时眼神躲躲闪闪,江春华觉着奇怪,便问秋月:“娘是不是有什么事?”
“姐,估摸着是你落水后这事儿也不记得了,每逢去姥姥家拜年,娘都心神不宁的。”秋月说着,前后望了望,见没人,才又道,“还不是因为你身世的事儿,听娘说姥姥家那边的人看见了你喜欢说三道四的,便几年前拜年就没让你去了。”
江春华听罢,心里几许失落,私生的孩子,别人说说便也罢了,连自家人也嫌弃怕丢脸就太令人心寒了。
去邑户路途遥远,加之张翠翠一年也就一次带着孩子回娘家,因此会在那边住上几日。
家里就剩下江宝林和江春华两人,一时冷清了不少。
开春了又要忙着农作了,江宝林闲着无事天天扛着锄头去附近的土里翻松,江春华以往虽爱往山里跑,这会儿只剩下她一个人,也完全没有了兴趣,可古代比不得现代,没有手机电脑没有电视,宅是宅不住的。
百无聊赖,江春华又逛去了老爷子家,去城里做小工的大姑小姑也带着孩子来给老爷子拜年,江宝金一见江春华就挖苦道:“大丫头哦,听说二丫头跟坎下李家的儿子定了亲,你这可有啥动静没?”
老爷子也听得大女儿语气不佳,拉着外孙外女们准备着晚饭,吩咐江宝金看着火,别把菜烧焦了。
江宝金人去去看火了,嘴可不闲着,继续道:“可得赶紧找了,不然以后还耽误了二丫的婚事。”
原本阻止江宝金说话的老爷子闻言正拿勺子给一旁孙女儿盛汤的手一顿,转身对江春华低声道:“你大姑说的也不无道理,倒不是怕你耽误了二丫头的事,只是你这年纪,也该找个婆家了,等再大些,村里的人闲话也多。”
江宝金那话虽没错,可是个人听着心里肯定添堵,原想回了去,不料老爷子也说了这么一番话来,江春华瞬时觉得无趣,敷衍几句匆匆告辞,江宝金却继续道:“自己也就这本事,眼睛别太挑。”
原本是神清气爽的出门,却碰了满鼻灰,真叫人郁闷,连爷爷家都呆不得,江春华觉着没有哪里可去了。
好在过了三日张翠翠几人回来了,江春华看着最近总是满面笑容的夏雨,又想起大姑和老爷子的话,心里有些不知所措。
夏雨与李平定了亲,今年势必会把喜事办了,家中长女未嫁,妹妹们就先出阁,必然又引众人笑话,张翠翠和江宝林哪里准许这种事情发生,可就这一年,叫她去哪里觅个夫婿来。
秋月一回家就在院子旁边一处菜园子比划,还把江春华和夏雨拉来一起,江春华不解,夏雨望着空地道:“小舅舅跟舅母要在城里开铺子,重新建房子,就把原来房屋的木板拆了送给我们,娘说等家里稍微有些钱了,沿着我们那屋再加一间房,往后弟弟长大了也可以住。”
江春华皱眉,等冬雨长大,那还得要个十年八年的,早着呢。不过他们现在住的那屋被熏的黑漆漆的,如果能够换个屋子,自然是最好不过了,只是那新屋里,再也别烧柴火!
现在她就不想住那旧屋了,等想办法赶紧建新房才是。
元宵节过去,年味也远了,家家户户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江春华别的做不来,留着照顾冬雨,帮家里人洗衣做饭。
冬雨已经四岁了,到了学习的年纪,天气渐暖,书生学堂里的学生却不见多,反倒比去年少了几人,见书生赚不了钱去赶考,江春华心里也替着着急,把去年的积蓄拿了大半出来,要将冬雨送去学堂,书生却只收了其中一点,读书人都有自己的傲骨,江春华不动声色的又把多余的钱拿了回来,钱存着也不会少,哪天书生需要了,借他也不迟。
江春华对这个时代的字不认识,但诗词文化相通,每日得了闲她也来学堂坐坐,听书生讲课,下了学又教孩子们些诗词儿歌,见姐姐在这,江冬雨也学的格外起劲,年纪虽小,学的却一点也不比其他孩子们差。
可惜好景不长,学堂房屋年久失修,又无人居住,春日里一场大雨吹断了支撑屋瓦的横梁,一夜之间小小的学堂被一堆破碎的瓦砾覆盖,教室里的长凳也被砸的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