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廿五章 初战大捷(2 / 2)
结果在历阳的这段时期里,又有一个对日后颇有影响的人来投奔孙策了——这就是吴郡人凌操。凌操是个极为勇武雄壮的人,只是眼中总是闪烁着不定的光芒,让人不知他在想什么。但是他和孙权的关系不错,大概是因为当时他来投奔的时候,孙策不在营中,接待他的是孙权的关系吧。
孙策这段时间总是陪着苏青,不是练剑就是到处游玩。
“你这样就不怕别人说闲话么?”
苏青也时常这样说孙策。
孙策倒是不在乎:“有仲谋在,不会有什么事的。对于团结众人,他比我更有能力。”
苏青耸耸肩:“可是在这乱世,更需要你这种有进取心的人。”
孙策哈哈大笑:“我也是这样觉得。”
“不过你不觉得这样下去仲谋会比你更得人心么?”苏青不无担心地道——兄弟相争的事可不少,袁术和袁绍兄弟,以及袁绍的那几个儿子,可都是争得头破血流的。
“那很好啊,我可以少费很多心了!”
孙策还是笑咪咪的样子,让苏青也只有放弃这个话题。
春天的到来本是要忙着田作的季节,不是动兵的好时机。但孙策早就屯了粮食,更为关键的是,就在所有的事都准备妥当的时候,丹阳太守周尚派他的侄子周瑜带领了一部士兵和一些军粮战船赶到历阳,与孙策会合。而周瑜,也是极力主张对刘繇用兵的人。
“为何要舍易求难呢?刘繇的军事才能有限,应该先求得立身之地才对吧。”
周瑜对孙策这样说。
孙策马上就决定了反攻曲阿,并以曲阿为大本营进兵牛渚(采石矶)的方案,准备攻打刘繇设在那里的营盘。
守在长江东岸的樊能与陈横两位将领都是本领平常的人,在孙策渡江之时居然没有于江上岸间两面出击,等到孙策过了江,他们却又急急地冲出来与孙策决斗。
结果埋伏在侧方的周瑜一举杀入敌方的阵中,把樊能和陈横打得大败。
在打败樊能和陈英后,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镇守当利口的于糜和张英。当利口可真的是个可称得上要塞的险要之处,孙策军由于是从寿县一路赶来,之前吴景等人又在当利口和牛渚连吃败仗,所以船不多,而且水战的器具也不齐备。所以大家的意见是在牛渚稍作休整,多征发一些船和战具,再去与张英于糜决战。
但是苏青不同意这个看法:
“如果张英他们缓过劲来,全力用水军趁我军渡河时逆冲,那我方就很不利了。怎么还能在这里久驻呢?我看现在只能冒险一搏,砍伐芦苇编织水战藤盾,掩护船体的军士用以渡江。只要渡了江,以我军的战力,根本不惧张英于糜之流。
周瑜很惊讶地看着苏青,因为她也认为应该胜胜追击,不给敌方以喘息的机会。但是用芦苇编水盾,这是她也没有想到的。
苏青的战术得到了孙策和周瑜的支持,于是一切就都定了下来。孙策只留下一小部分军队让朱治和凌操守在牛渚,他和诸将一起亲率精兵进行追击。
之所以让他们两个留守,是因为凌操的七岁的儿子凌统和朱然丁奉孙翊已经打成了一片,成天玩得不亦乐乎。孙翊虽然留在了历阳并跟随大军到了曲阿,可孙策也并不让他上战场,只是让他在后方体会一个场争的气氛。
而朱然,前些日子在曲阿,孙策已经亲自为他做了过继到朱治名下的仪式,正式成为了朱治的儿子。
重要的是,有了这两个一为老成一为勇猛的人留守,孙策也能够更为放心地追击刘繇的逃兵。结果当孙策追到当利口这个地方,果然又与刘繇的另两位将官于糜和张英进行了接触战。
要知道孙策当初渡江时不过六千余人,里面绝大部分是新兵,再加上吴景和孙贲以及周瑜带来的兵,也不过万把人,这次用来追击的士兵是孙策用了全力的,也不过大约有七八千人,里面还有着相当部分的新兵。而于糜和张英以逸待劳,又有过万人的士兵,居然还打不过孙策。
而且当利口还是个很坚固的要塞,于糜和张英居然甫一交锋就败下阵来,旋即逃的逃散的散,连孙策自己都觉得意外。
“这样的货色,居然能把吴景和孙贲打得节节败退,我也只好无话可说了。”苏青再度摇头叹息。
对于苏青的话,孙策只好装作没听见。而周瑜却笑嘻嘻地说:
“恐怕这也与对方看不起伯符有关吧。而且,你出的用芦苇作盾的战术,大概对方也没有想到吧!”
的确,孙策这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任谁也不会把他当回事的吧。相较之下,苏青倒不觉得自己的计谋有出众——这种事,静下心来想想,谁都会谁到的吧!
苏青总是对自己的计谋不自信,因为她之前遇到的尽是些战术上的天才人物。
不过在这一战中的最大收获是十八岁的年轻将领陈武。他在战斗英勇奋战,在敌军中几进几出,大大搅乱了刘繇军的阵势,也大大挫伤了刘繇军的士气。
孙策事后非常欣赏陈武,任命他为“别部司马”,成为了自己身边的亲信。
其实这也是苏青和周瑜的意思。
程普、黄盖等将领虽然英勇,但毕竟岁月不饶人,应该是要建立属于孙策自己的亲信班子的时候了。
至于周泰,只是在中军保卫着孙权和孙翊,没有进行他最擅长的单骑突进——这也是孙策的意思。孙策是爱护弟弟的兄长,当然不会让弟弟们有丝毫的危险。
当利口和牛渚被攻占后,历阳也变得稍微安全起来。真的可以让孙策喘口气,稍作休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