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70(1 / 2)
太和六年,正月初一。
江陵城雪停,日明风和,上上吉。
桑楚吟点卯即起,沐浴焚香,以赵恒义的身份行继任典。待辰时众宾至川江舵,她穿着礼服迎风破浪,执鳌头杖,于大江前祭祀水神,接任四劫坞第四代总舵主之位。
众长老饮酒洗身,弄潮儿挥旗翻江,桑楚吟立誓,自即日起,三舵归一,合而为生死渡头。
袁可止病重,不可迎风久立,礼成后便归于长风舵静养。他这一走,不少舵中元老也跟着一并退下,亏得是典礼定在川江舵,本部里人多捧场,否则这一时半会还真有些人走茶凉的悲壮。
北罗升任总管,来寻舵主信物鳌头杖仔细收纳,见桑楚吟立在江头礁石上萧索不已,故而顺手给他添了一件毛披子。
“舵主,属下斗胆一问,您可是因为那些个人都走了而心中不大欢喜?”北罗掂量一番后开口询问。
“当然不是。”桑楚吟看得通透,当即失笑,“就算是袁护,也不过如此。舵中元老哪一个不是跟老头闯荡而出,骨子里的桀骜不会随年岁消减,反而愈盛,要叫他们真心服我恐怕不易。”
北罗立时更为担忧:“那会不会……”
桑楚吟摇头,道:“北罗你看,大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可还能回头?硬骨头又不是贱骨头,只要他们能保四劫坞安然就行。”说罢,也不管北罗明白与否,抬手将鳌头杖抛投与他,便打发他去处理典礼后续事务,“待三四十载悠悠过,我也活到老头的岁数,咱们的北罗大总管可也称得上元老咯。”
北罗面皮薄,听过不作数,也不往心里去,当即战战兢兢去收拾剩下的摊子。
他走后,桑楚吟脸上的假笑才垮了下来。得不到的东西憧憬非凡,拿到手却觉得沉甸甸的,此刻对着奔腾的江流,她反复回想袁可止在荆江舵时曾对她说的话——
“你根本不知道你失去的是什么啊!”
“一辈子活在别人的名姓下,你还算是你吗?”
一时间,她心中泛起惊恐之色,方才和北罗说到悠悠人生数十载时轻松无比,而今反倒有些怕到头来一场空。于是,桑楚吟当即默念“不后悔”,心中所想,无端漫到了嘴边,竟对着长天喊了出来——
“我永不后悔!”
悔字落下,身后足音悄然而起,桑楚吟仓惶回头。这会子并非北罗再至,原是姬洛玉立当前,摆手称道:“好气魄,赵大舵主是在遥想当年东吴水师吗?自古英雄能称不悔者有几人,今日盛典,我也无甚恭祝,但愿你真能平生无悔。”
不知有意无意,少年口中那个“赵”字故意掐了重音。
“东吴水师?”桑楚吟瞪了一眼,别说,眼下这情景,还颇有一些怀古的味道。正对的大江曾演绎火烧连营的旷世之战,但不过百来载,便已滔尽英雄气。
桑家曾是钟鸣鼎食的书香世家,即便流落街头,遭逢苦难,也仍然苦读不倦,桑楚吟早年也读过不少经史卷集,和这四劫坞中贫苦出身的粗人比,胸中藏有点墨,当即便顺着姬洛的话有感而发,颂道:“惟吾生于末运,托一叶于邓林,顾微躯之眇眇,若绝响之遗音。(注1)”
见她感叹世事,姬洛也不免生意气,张口接来:“壮公瑾之明达,吐不世之奇策,挫百胜于崇朝,靡云旗于赤壁。(注2)听人说江南多生才气,想来若不是权力之争门第之见,多少儿郎何至于困于江左。生于世间,谁不想建功立业,谁不愿万古流芳?”
这篇赋文可不是搁了几百年的旧作,而是当今吏部郎袁宏的佳篇,桑楚吟好歹在南方待了数载,随口颂个诗篇都被这北方来客给接口,心中当下有些吃味:“姬洛,说你是贫家子我都不信,没有点家世底蕴,笔墨功夫,纵然通读百篇,也不过是秀才呆子死读书,嘴巴里吐不出像样货。”桑楚吟故意顿了顿,坏笑道:“我思来想去,不成……你也跟我一样,还有别的身份?”
姬洛瞳孔一缩,但嘴上却漫不经心道:“反正以前的事我都忘了,纵使是天王老子,也无所畏惧!”
桑楚吟颔首拍掌,见他话来旷达,自个儿也开了心眼,随机振臂一呼:“前人有前人的传奇过往,吾辈当起吾辈的侠义风云!姬洛,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择日不如撞日,我有一事要与你商议。”
人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桑楚吟怀异心,姬洛周旋也不过出于仁心想解南方的危乱,眼下两人却在这儿顶风知交,活脱脱像一出荒唐笑话。
不过,荒唐归荒唐,行什么事做什么人,只因立场使然,并不碍于心性脾气相投。
“恰巧,我亦是正事攸关,想必你已猜到。”姬洛对她的示好不置可否,话锋一转,也绕到了正经事上,当下三言两语把昨夜屈不换如何在林家村至江陵城路上捡到那位姑娘的事情交代清楚,随即出言提醒,“屈大哥为人粗枝大叶,却不蠢,横空生出的这位‘枔又’姑娘能取信他,恐怕是个厉害的角。你昨夜跑得太快,不曾想竟连个回马枪都没有,太差劲。”
“眼皮子底下出怪事,不是冲着四劫坞来,就是为了你们那枚八风令。你没有当即拆穿而是转头来找我,说明你也想将计就计不是?”桑楚吟笑了笑,应道:“姬洛,你肚子里算盘真多。”
“谁说的,偷八风令事小,看好戏恰不能错过。”姬洛耸了耸肩,引着桑楚吟往一旁碣石边系着的舟子上观望,船舷上扶着个女子,嘴上挂着单纯的笑,痴痴望着江水,屈不换挽起裤腿,拿着他那把重剑叉鱼逗乐。
昨夜枔又受了凉,屈不换衣不解带地看顾了一夜,早晨起本不打算和姬洛去川江舵观礼,但这姑娘不愿窝在屋中,千百般游说,屈不换没法子,只好应了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