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鹿鼎记 > 【1036 建奴全军覆没】

【1036 建奴全军覆没】(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学霸的经济世界 深山中的修道者 女总裁的神级保镖段飞云诗彤 男主角叫叶远 绝佳仙医林轩秦诗诗 打造穿越者故乡 宋颜温璟 苏梨儿秦城阳小说名字 夏郁薰和冷斯辰的小说叫什么名字 冷斯辰夏郁薰

比起这些成效,首先起作用的还是他和格林的正规战。

非正规战并没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最终是约克敦的正规战赢得了战争。

他曾这样总结到:“只有常备军才能应付现代战争的紧急状况,无论防御还是进攻都是如此。任何民兵都不能拥有与常备军相对抗的必备特质。真正战场所需要的那种坚强性,只有通过不断的战斗和训练获得。”

无论美军还是英军,他们的革新只不过是一个大题目下做的不同文章,这大题目就是欧洲标准的战争模式。华盛顿同英军的作战,是仿造他目睹过的英军与法军的作战而来的。

即以美国民兵为辅,以欧洲式的常备军为主。

华盛顿一直苦恼于他的军队不能同英国军队进行对等的作战。

散兵本身早在冷兵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传统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散兵,无论是使用投石绳还是标枪或者弓箭,他们在作战中总是各自为战而不是排成密集队形。

到了16世纪,大部分依托长矛方阵的火绳枪手还依然使用传统的散兵战术。

随着方阵的纵深越来越浅,火枪手不需要脱离方阵就能充分发挥火力,他们和长矛兵结合的更紧密了,也几乎放弃了散兵战术。

之后刺刀的发展火绳枪手和长矛兵合二为一更使战术队形变成又了单一的紧密队形。

但是如果采用传统散兵战术,士兵就能充分的利用战场上的掩护物来规避齐射火力打击,同时还能有效的侦查和袭击对方交通线和后勤基地。

早期的火绳枪手更多是作为散兵作战。

奥地利军队是最早意识到散兵价值的军队之一,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玛丽特·特蕾莎将长期守卫土耳其边界防御的当地民兵突击队并入野战军。

事实证明这些狂野的“克罗地亚人”使敌人穷于应付,打乱了敌人的部署。

他们的优秀战绩使得腓特烈大帝不得不进行骑兵上的强化以应对,在七年战争中为了对付奥地利的散兵部队也临时组建了“自由营”。

尽管腓特列大帝对这些纪律散漫的散兵部队深恶痛绝,并在此之后进行了三次的散兵强化改革,至此散兵部队在普鲁士军中正式成为正规部队并预热战场。

英国在美洲意识到这种部队的重要性,出现了“罗杰斯别动队”这样学习印第安人打法的尝试,之后更是出现了由来复枪手组成别动队。

在1770年后,在每个前线营中,常备编配一个轻步兵连和一个手榴弹连,这两种连队迅速成为中间力量,并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作为“侧翼连队”而经常用于执行特殊的作战任务。

其他的军队也很快开始组建起承担类似任务的部队,到18世纪80年代,各国都有了采用类似战术的“轻步兵”部队。

在18世纪初,法国的军事思想受萨瓦埃里·福拉德和莫里斯·戴德克斯的熏陶,不怎么相信火力和威力和线式编队的优点,更迷恋于冷兵器冲击。

向古罗马军团那样把陆军大部队沿着前线间隔一定距离纵阵排列。

这种观点被法国人接受,并在50年代正式进入训练课程。

但是早期的纵队战术却并不怎么成功,因为创造者轻视火力环境,阵列部署的也很糟糕。

纵队在冲击时往往行动迟缓或造成混乱,失去了其应有的突击效果,并且妨碍了大部分战士使用枪支施展火力。

大部分法国人在七年战争同普鲁士作战之后就对这种战术失去了信心。

法国的混合编队,散兵,横队和纵队有机结合各自发挥特长达到互补的效果。

大革命之前,步兵应当采取何种战术和部署方式,在法国军事家之间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吉贝尔伯爵改进了纵队的机动方法和部署模式,并且强调要使部队能在敌人面前自由变动,从而取得比旧式军队更大的灵活性。

他认为尽管横队在火力控制和防御方面是很好的部署,但是进攻的时候纵队更有效。

而且在战场上,以营为单位纵队更容易展开,调动也更迅速。

他指出,决定胜负的进攻是集中压倒性优势火力打击敌人横队,继而发起冲锋一举消灭。

大革命时期法国大量勇敢却训练不足的热情战士难以维持传统的横队,松散队形是自然而然的反应。

随着士兵获取经验,下一步就是要由专门训练的散兵为纵队的冲击提供准备,毕竟有效的散兵作战和横队一样都需要训练有素的战士。

法军在战斗通常是由多股小群的先遣散兵打响,在加上格里博瓦尔体系下的先进炮兵支援,达到牵制敌人火力和消弱敌人兵力的目的。

如果敌人顽强抵抗,后方的纵队便展开为横队与之交火。

如果敌人动摇,纵队便发起冲击彻底粉碎敌人。

到了1795年到1796年,这种新式混合编队作战趋于完美。

多种队形的灵活结合,加上炮兵骑兵的有力支援,足以应付不同战况。

拿破仑麾下的法国军队正是用散兵和密集队形横扫了整个欧洲,在战斗中被证明比传统的线式战术更为优越。

耶拿会战中普法两军代表两个时代,法国新式的灵活的散兵战术彻底取代了上个世纪呆板的横队战术,使其彻底破产。

英军常趋于防守战术以最大限度发挥火力,著名的后坡战术就是其代表。

法国人的对手,长期与之对抗的反法联军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也会改进旧战术以应对法军战术革新的挑战。

以反法联军中英军的变革来说,英法散兵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英军的战术是将灵活机动的散兵部队跟坚强而稳固的横队主力部队结合起来,在对抗法军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约翰摩尔和威灵顿公爵的领导下的英军常采用趋于防守战术的以最大限度发挥火力。

著名的后坡战术就是其代表,只有两排纵深的横队部署在山后,以地形为掩护,规避法军远程火力的削弱。

等到法国纵队靠近时,英军居高临下的横队再发挥出毁灭性的齐射,辅以散兵精准的火力作为补充,以此粉碎法军的进攻。

而在平原地形作战中,英军的散兵就要负担起掩护主力,防止其被法军散兵袭扰和削弱的职责。

在那个时代如果没有纪律严明的士兵组成密集队形,很难想象仅凭疏散队形的射手去抵御骑兵的冲锋。

因此,虽然非正规军的作用逐渐增大和火力环境的变化似乎表明松散的队形应该取代密集的队形;但如果说密集队形已经无用,那在在武器进一步改进之前,还为时尚早。

毕竟完全依赖轻步兵的军队还是会遭到失败的。

著名军事家若米尼曾把战争原则简化为“决定性地点投入最大兵力的艺术”,战场上打破僵局最简单的做法依旧是集中优势兵力火力打击敌人薄弱点。

横队能让所有火枪一起射击,纵队能让所有刺刀一起冲锋,战场也依然需要传统的密集队形。

密集队形作战效能的发挥的离不开灵活散兵的掩护和支援;散兵战术效能的发挥也需要训练有素的密集阵列来作为依托,他们之间又回到了16世纪火绳枪手和长矛方阵的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裨益。

19世纪欧洲士兵的典型装备是一支带有刺刀的燧发枪。

以英国为例,英军的制式武器是配有一支长约14英寸的刺刀,重约15磅的单发前装式燧发枪。

其约3英尺8英寸,约1米长的枪管可以发射出0.75英寸的铅弹。

一般来说,训练有素的士兵可以一分钟发射3发子弹。

当时燧发枪是命中率低下的武器,因此才需要密集的横队来提高火力。

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几场战役后,当时步枪的实战命中率在90米内约5.5%,90米到180米约2-2.5%。

“布朗贝斯”步枪服务了英国一个多世纪,有一些也在独立战争中被美军缴获,被用来攻击他们原本的主人。

其实燧发枪本身的精度并不是很差,皮卡尔在1800年测试燧发枪,使之攻击一个高1.75米宽3米的靶子时,在150米都取得了40%的命中率。

这也就意味着使用燧发枪在百米命中敌人虽然不是一个简单,但也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实战中降低命中率的主要因素是战场各种环境的干扰和射手的素质,当然连续射击也会让武器本身的状态下降。

战场上因为黑火药的运用,浓烟的环境无法改变,但射手的准确度却可以通过改进训练方式和本身的素质来弥补,因此轻步兵大部分情况下的使用的武器和线列步兵并无二致。

著名的肯塔基,或宾昔法尼亚长步枪,带有膛线使它的射击更为精准,发射约0.5英寸的子弹。

在殖民地战争,独立战争和1812年的战争中都有少量的运用。

不过除了训练射手外,还有一种的方法也能提高准确度,那就是改进武器。

枪的准确度很大程度上受到枪管工艺的影响。

除了把枪管做得更直更光滑之外,人们还发现膛线也能提高准确度,这是因为螺旋型的膛线可以让子弹旋转而使弹道更稳定。

这种改进让武器的有效射程和准确度大为提升,也让优秀的射手在较远距离击杀特定的目标更为可能。

在萨拉托加战役中,手持带膛线肯塔基步枪的莫西·墨菲成功在300码之外的距离击杀了英国将领弗雷格。

带有膛线的步枪在当时是先进的武器,但是本身并没有较为普遍的装备部队,甚至有反对之声。

一方面是切割膛线的困难,使成本大为提高,难以批量生产;另一方面是大部分来复枪,装填比较复杂,导致射速降低,不能提供足够的火力密度。

英军的来复枪,带有膛线的枪被称为来复枪部队。

来复枪被认为是适合散兵使用的武器。

散兵和线列步兵最主要的区别并非是武器,而是作战方式。

就像宝军,可以散兵作战,也可以线列步兵,用排队枪毙战术作战。

对于宝军来说,他们拥有最高标准的军纪,拥有碾压对手的武器,所以,用排队枪毙战术更简单,更有效,杀伤力可以达到最大化。

就像现在,增加了两万步军之后的建奴大军,也只是抵抗了不到二十分钟,便全面崩溃了。

如果没有步军加入,光是建奴铁骑四五千人在原地打转,四面出击,还有一定的回旋空间。

因为他们只要不退回大营,就不算是逃跑,空间比较大,给宝军射击造成了困难。

宝军的排队枪毙战术,用于攻击迎面冲过来的,如同潮水一样的进攻部队,威力才能最大化。

如果对方四处乱窜,肯定不如迎面冲过来好对付。

在宝军的逼迫下,建奴铁骑和步军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根本没有办法扎住脚跟,形成稳定的防御阵型。

最可笑的是,本来建奴一方应该是进攻方,现在他们变成了完全的防守方。

首先崩溃的是建奴的步军,虽然躲在骑兵之后,并没有挨到多少子弹,可掷弹筒的炮弹威力并不比步兵炮小多少,尤其一排连发过来,前面骑兵死状太吓人了,让这些汉人不由自主的开始四散蹦跳。

建奴将领们,拼命用杀人的方式弹压,无奈这是整体性的溃逃,根本拦不住,不是杀人就能解决问题的。

“娘的,混蛋,都给老子顶上去,别跑!”阿敏举着马刀到处杀人。

莽古尔泰也一样。

一群将领都杀红了眼,见人就杀,只可惜,杀的都是自己人,并不宝军。

他们是没有本事冲上去砍宝军的,无奈之下,见大局已定,只能赶紧逃回大营。

好在建奴兵士们也没有全部乱跑,有近半数人是往大营跑。

这种冰天雪地之中,跑到野外,没有粮食,只能饿死。

若是没有建奴骑兵在前面挡着,很多人会当场给宝军跪下投降的,当场哗变,这些伪军武装本来就没有战斗力,更没有战斗意志。

这时候,留守大营的皇太极赶紧让人鸣金收兵。

兵士稍有迟疑,便被果断的皇太极刺死了。

皇太极亲自击打铁片。

叮叮叮,叮叮叮!

急促的鸣金之声传来,战场上的所有建奴如蒙大赦,一起往回冲。

宝军两个骑兵连后发先至,赶在步军之前砍杀。

只可惜,砍杀的距离太短,一两里地的距离,建奴已经有人进入了大营。

大营的营门太小,不可能让上万人一窝蜂通过,很多人想爬过高大的栅栏,被宝军骑兵赶上砍死,或者终于找到了跪地投降的机会。

宝军的步军也全线压上。

双方胶着在一起,皇太极很清楚,大营没法守了,只能下令:“快护送大汗撤离!打起大汗的大旗,一起往西北方向跑,往大漠跑!绕过小凌河去义州!”

代善也催促亲兵,按照皇太极的话做。

就这样,宝军在建奴的大营外不停杀伤建奴,收拢建奴俘虏,建奴大营中在紧急收拢残部逃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龙尸惊闻录 宠物小精灵之拂晓 火影之大魔王 漫游电影世界 无限世界的二次元 吞食者 都市之绝色妖皇 我的鬼尸新娘 影殇杀君 我的女友是千年女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