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是时候开启战端了(1 / 2)
同天启八年一样,天启九年也在一系列繁琐的祭祀礼仪活动中到来,在检阅禁卫军后便是元宵,元宵对古人而言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官员们会继续长达一旬的休假。
而皇家工业公司和工部以及顺天府负责的各项工程也开始放假,刚刚得到了一笔丰厚的年终双倍工钱的大量进京务工的外地百姓们涌入了京城的各大酒楼茶肆,以及不可名状的风月场所。
但可惜的是,京城还没有实行商业税征收,大量白银流入了在京城有产业的达官显宦手里,要不然,东厂也不会来报说,在元宵节结束后,京畿地价和房价飞涨。
很明显,都是因为这些达官显宦和京城富商们赚了不少钱财,开始置办地产和房产的缘故,然而朱由校的皇家资本并没有在这段消费狂热期享受到半点福利,明末的百姓似乎不爱存钱,他们喜欢攀比和注重享受。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仅有点余钱的百姓们而言,皇家工业公司的奢侈品他们买不起,而不太彰显门面与满足虚荣心的实用性物件却又没有购买的欲望,因而也就把钱财发在了娱乐消费上,对于离家太远本就心里空虚的百姓而言,自然不会去追求什么高雅的娱乐,大量的钱财花在了食色性上,可朝廷却没办法在这上面得到半分的利润,也就有一个教坊司,但也占不了整个京城元宵节总销售的多少比例。
毕竟皇帝陛下也不能明旨发布鼓励百姓们去教坊司寻找欢乐,这既为加重社会不良风气也会促进性疾病传播,虽然已经又安全套开始推广于这些风月场所,但依旧没办法完全消除花柳病等疾病。
朱由校现在也没暇顾及在这京城收商税,毕竟骤然开始的话,会触动太多的势力。
政策的实行要一步步来,对于下一步的改革试点区域是哪里,朱由校已让东厂联合户部组织专门的团队去两京十三省综合调查,进而判断出其潜在的商业价值和有可能遇到的阻碍强度,并从而决定最适合在哪里进行下一步的改革推广。
马士英被加封了太子少保兼右副都御史的官衔,官品升为正二品,而袁可立则也同样加了太子少傅的衔,孙承宗更是被封了新城伯的爵位,朱由校给出的理由是孙承宗是自己恩师,且在辽东也建过功勋,因而得以封爵,这也算是继王阳明后第二位受封爵位的文官。
当然,明眼人都看的明白,这是当今陛下在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即宣告天下,自己是鼓励大臣们矢志不渝的执行自己的新政政策的,而且自己也不会因为顽固势力的阻碍而将替自己卖命的大臣搬出来做替罪羊。
并且,自己作为皇帝陛下肯定是给予你丰厚的回报,给你想要的,比如马士英这样的巨贪但却被当今陛下褒奖为天下第一巡抚,评价也是清正廉洁,锐意革新,而事实上马士英只做到了后面一点,前者则是完全没有做到。
据东厂报告,一些御史言官弹劾马士英的贪污之事是确切存在的。
比如就在今年元宵期间,马士英就命令其家奴运银数百万回乡,为迎合当今圣上,不违背作为保皇党成员的准则,故而没有购置田地,但却购置了上百处宅邸与店铺,其家乡贵阳本是贫瘠之地,但房价却因此暴涨到与江南市镇一个水平。
也因此,马士英在贵阳地区迅速扩充着自己的商业帝国,这也是马士英的狡猾之处,凤阳收税,而贵阳不收税,马士英把自家产业建立在贵阳,而自己又有权势,可以很好的在川贵枢纽处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
倒是在马士英自己所主宰的凤阳地区有诸多不便,毕竟要做给当今陛下看,也的确是要建立一种良好的商业氛围,而导致凤阳地界的商业必须公平竞争,利润多寡不仅仅是靠势力很多时候也靠的是经济效益。
不过,朱由校现在需要马士英做自己在经济改革上的急先锋,因而只能给他开绿灯,只要他不谋反不兼并土地违背自己的原则,哪怕马士英真成了如今的世界首富,自己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马士英日后肯定是要有所惩戒的,这是朱由校暗藏在自己内心里的想法,他不可能为了新政改革而真的让大明的吏治因为马士英的作用而无限恶化下去,现在自己一边让都察院惩治贪污腐败也有告诫马士英的意思。
马士英还要再用,国内的大动作也还要等三个改革试用点完全进入成熟模式即在姓和当地士绅们完全习惯这种政策之前,朱由校不打算在短期内再在大明国内搞什么大动作。
禁卫军已经有十万勇士,九大边镇也已补充实额精兵十余万,而军械司这个军备生产基地已经进入成熟期,已经能满足武器的基本需求,除此之外,皇家银行的储备也已达到可以应对百万军队作战一年的军饷支撑,皇家织造局和皇庄也已储备足够的军装和粮草等军需,据其负责人向朱由校禀报,可以满足一年的大规模作战。
既然如此,朱由校觉得也该是时候亮一亮大明的利剑了,禁卫军也该去和外部的强敌作战一番,不能一直待在国内剿匪,要想战胜鞑子的精骑,也只能与其多次实战才能从中寻找的诀窍,并摸索出最好的战术安排与锻炼出真正的将才。
“陛下有旨意,着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卢象升,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提督刘若愚,兵部左侍郎杨嗣昌,禁卫军各军总兵官和九边镇各督抚和总兵官入西暖阁面圣!”
这一日正是大朝的日子,也是外地官员即将离开京城的最后一天,但就在这天,朱由校突然宣见了军队系统中的要员,而且所见之地点却是帝国最为核心的地方,所以人都有些惊讶莫名,但也感觉到陛下似乎又要做什么大的动作。
“卢阁老,陛下突然召见我等可是为了何事,所有掌兵的都叫了来,陛下不会是要学宋太祖来个杯酒释军权吧,让我等提前告老还乡吧”,王在晋与卢象升同是辽东地界最有权位的两个封疆大吏之一,也正因为此,王在晋也才敢来卢象升面前寒暄。
卢象升笑了笑道:“明初(王在晋字明初)说笑了,我等不过是陛下之鹰犬,何来掌兵一说,也就无杯酒释兵权一事,更何况如今关外建奴与关宁贼虎视眈眈,正是需要明初你这样的柱国之臣时候,提前归乡的事少不得要留个三年五载后才能有此福气,至于今日为何陛下为何召见我等,我看刘公公应该是最清楚的。”
众人也都看向了刘若愚,刘若愚这个带点书生雅味的太监现在几乎就是天下第一监军,一边掌控着天下第一对内情报机构,即东厂,与后世民国时的中统头子一样,掌握了不少天下达官显宦的把柄;一边还是当今陛下嫡系王牌集团军即禁卫军的大总管,同卢象升一样,在十万禁卫军中,从各军总兵官到各营指挥使都是其学生。
但刘若愚为人低调,且也深知越是身居高位就越要谨言慎行,另外他也的确不知道陛下的意图,便连连摆手道:“诸位别取笑刘某了,鄙人不过是陛下一家奴而已,哪里知道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