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出了一个啥样的皇帝啊(2 / 2)
王廷相也是一个聪明之人,从接受这个批红的职责开始,他就明白自己已经是和皇帝站在同一艘船上了。毕竟他可不是朝中那班大佬,只是一个从七品芝麻小官,若是左右逢源,恐怕两头都不讨好,还不如一开始就坚定站在皇上身边。
他笑着朝郑德拱手道,“臣乃是天子门生,自然是听陛下的。”
郑德满意的笑了笑,想拍拍他的肩膀勉励一番。却发现自己或许是因为年龄的问题太矮了,根本够不着后者的肩膀,只好讪讪地收回了手,尴尬的说了一句,“果然是好样的,只要跟着我混,保证你升官发财。”
“怎么好像跟了个土匪头子似得?”王廷相闻言颇有些哭笑不得,不过还是拱手一礼,“臣定当不负陛下的信任。”
说是交接其实也没多大的事情,就是将未批红的奏折交代一番,已经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没一会功夫就交接完毕了。
当刘瑾离去后,整个懋勤殿就剩下王廷相和郑德两个人,他叮嘱一番之后两人便是各忙各的。
正在看书的郑德习惯性地抬眼看向一旁的书案,却是一个陌生的身影。顿时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刘瑾已经不在这了。看着坐在那帮着他处理奏疏的王廷相,没来由的感觉顺眼许多了。
郑德想了想,“子衡,帮朕将这些奏章整理一番,若是言官谏言的奏疏放一旁;若是事关国事的放另一边,批完递给朕看。”
听了皇帝的吩咐,王廷相一愣,不明白皇上为何要这样做。
或许是看到他的疑惑,郑德笑着解释了一句,“那些言官整天闲着没事干上疏尽说些啰哩吧嗦没什么营养的话,看了除了生一肚子气什么也得不到,所以朕一般只关注国事。至于那些言官的谏言都交给你来处理,若是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递给朕来看,至于其他的都留中吧。”
王廷相终于明白自己的上疏为何石沉大海了,原来如此。
对于皇上对言官的偏见,王廷相却是不敢苟同,毕竟他也是言官出生的。虽然他只在六科呆了一年,却觉得言官是整个朝廷最不可或缺。犹豫片刻还是起身拱手道,“臣以为陛下对言官有所偏见,言官左右言路,拥有规谏皇帝,弹劾、纠察百司、百官以及巡视、按察地方吏治之职责。若是言路闭塞,陛下难免被小人蒙蔽,进而整个朝廷奸臣当道、小人横行,危及我大明江山社稷。”
“有这这么严重吗?”
郑德看了王廷相一眼,没想到这位第一天上班,就敢冒大不韪的和上司唱反调,胆子挺大的啊。这并没有让他产生反感,反而是对后者是越来越有兴趣了。不过这个兴趣可不是那个兴趣,他可没有这个调调的爱好。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连郑德稍微做点小动作就被言官们迅速知道,接着规谏的奏章像雪花一样飞向了自己的御案之上,简直和狗鼻子有的一拼。更别提那班文武百官了,时时刻刻在这般言官的盯防之下,小心翼翼根本不敢做出一丝逾越之举。若是有什么不轨的小动作。估计不需要第二天,弹劾的奏章就已经飞上了皇帝御案上了,之后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言路畅通导致底下的官员根本不敢做小动作,无疑是加强了皇帝对文武百官的控制,能够更好的掌控住整个朝廷。这或许也是后来明朝的皇帝为何能够几十年不上朝,依然能够安安稳稳地坐在皇位之上的原因之一。
尽管如此,郑德还是觉得这些言官实在太烦人了!像一群乌鸦一样,聒噪无比。
“不说这个了。”郑德也不想和王廷相争论下去,这事也没什么好争,除非他真的想要将所有言官罢免,否则也最多也只是说说气话罢了。
“刚刚上任就敢跟我唱反调,你胆子不小嘛,难道不怕朕又将你赶回六科了吗?”
王廷相闻言倒是不卑不亢得说了一句,“若陛下是真心实意地想用微臣,自然不会将臣赶回六科。”
对于这位的回答,倒是有些出乎郑德的意料,不过这也越发让他满意。试问一个对自己都不自信的人,又如何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
“你倒是对自己颇为自信的嘛!”
郑德轻笑这摇了摇头,也不再试探他了。拿出一叠纸笺正准备继续练字。回头发现王廷相竟然还站着,笑着说了一句“别给我偷懒,快将内阁送来的奏疏都代朕批好,若是批不完就不要吃午饭了。”
竟然拿威胁小孩子的方式威胁自己,王廷相也只能无奈一笑。虽然是大明至尊当今天子,可毕竟还是个孩子不是吗?
看着一旁已经神情专注练着字的郑德,正准备坐回去的王廷相似乎突然发现了什么。双眼圆睁地望着御案,一脸的不可思议。
“这是皇上写的字吗?可也太那个啥了,连三岁小孩都不如啊!”。
似乎感应到他的目光,郑德抬头看了他一眼,又回头看看自己写的那些实在丑的不堪入目的字,毫不在意笑着说了一句,“是不是觉得我的字写得太难看了?”
听皇上这么一说,王廷相实在不知说什么好。难道真的要说“皇上你这字写得的确连三岁的孩童都不如”。或则让他说点违心的话更是不可能,最后只好保持沉默。
“连拍马屁都不会拍,前途堪忧啊!”郑德轻叹一声,摇了摇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练字去了。
看到这一幕的王廷相瞬间无语了,“我大明到底是出了一个啥样的皇帝啊?实在有点……有点……奇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