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技术融合(1 / 2)
要说在这个年代当造船匠可真不容易,光会木工还不够,你还得会铁匠活儿,造船所用的那些金属连接件,全得自己一锤一锤凿出来,洪涛轮着大锤当了半天小工,就觉得这80贯钱花的真不冤,温家挣这份钱也真不轻松。
当这艘小船的最后一根桅杆支索被固定好,时间已经到了农历的7月底,算起来洪涛穿越到这个时代已经快三个月了,其中多一半的时间他都泡在温家这家临时船厂里当小工。现在看上去,洪涛更像一个疍家男人,原本还不算特别黑的皮肤已经晒得黑又亮,手上脚上都是一层茧子,为啥脚上还长茧子呢?因为没鞋可穿。洪涛也不是没想过要去买双鞋,可是一双麻鞋鞋买来了,穿着也挺舒服,结果没穿三天,就咧嘴了,这时候的布鞋都是缝制的,禁不住他整天高强度的劳动,怪不得码头上那些搬运工都是赤脚呢,不是人家傻不知道穿鞋,而是穿不起,太费!
船只的主体建造完毕,但还不能下水,温七兄弟还得用贝壳烧过之后研磨出来的细粉,拌上麻丝和桐油,把每一道细缝都塞满,塞了一层又一层,最后再往船体外面刷上四五遍生漆,这才算完活儿,可以交船了。
这么一折腾又是半个多月过去了,不过洪涛也没闲着,他现在已经不给温家当小工了,而是跟着黄海去了一趟山里,找到黎家寨子,花了十贯钱,订做了两套、六张厚黎布风帆。这次不用再拿回来让疍家妇女缝制,直接让黎家女人按照自己的要求缝好,拿过来就是成品。之所以这么贵,完全是那两张球帆造成的,一张球帆几乎就是主帆和前三角帆面积的总和。
温家帮自己的小船舾装,黎族寨子里帮自己缝制风帆,洪涛自己拉着温七又开始捣鼓起一堆硬木疙瘩来,每天不是刮就是钻,很快就弄出来十几个大小不同,上面有窟窿有凹槽的玩意来,看着和小香瓜似的。
“这也是船上用的?”这回不光黄海不认识,连温老二也是一脸的迷茫。
“嘿嘿嘿……您几位就等着瞧好吧,这叫单眼滑车、这叫三眼滑车、这叫节孔板。有了它们,我一个人就能把帆船开得飞快,哈哈哈哈哈……”洪涛看着那些被温七磨得溜光水滑的硬木疙瘩,心里很得意。虽然这个年代造不出绞车和绞盘来,但是用这些简陋的滑车也能代替,当年自己的航海课还是真没白上,艺不压身啊,谁知道哪个学问什么时候就能用上呢。
八月十五这天,振州的百姓们都在忙着准备晚上的灯会以及拜月神、潮神活动,就连到此地中转停靠的商船上的活计也都换了新衣服,准备过节。按照大宋的习惯,过节这几天应该去街上买几朵花插在衣领和脑袋上,然后逛一逛瓦舍,看看杂耍。大宋的节日比较多,各种名目的放假,中秋节休息三天,谁都不许上班,唯一的节目就是吃喝玩乐赌,不到天亮不罢休。就算是小门小户不太富裕的人家,也得换件干净衣服,然后做一顿拨鱼儿吃。
没错,宋朝人在中秋节并不怎么重视吃月饼,他们在中秋节吃的是蝌蚪粉。就是用面粉或者藕粉和成面糊,然后放到一个漏勺里去,下面是滚开的热水,一边漏一边抖落,让漏下去的粉团均匀一些。掉在滚水里的粉团瞬间就凝固住了,一头大来一头细,很像是小蝌蚪,就叫蛤蟆蝌蚪,或者蝌蚪粉。
把蝌蚪粉捞上来,葱姜蒜、香油、醋啥的一调配,呼噜呼噜就下肚了,懒点的人都不用嚼。后世里北方也有类似的面食,北|京叫拨鱼儿,做法和摸样都和宋代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