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老三一家(2 / 2)
一个四十多岁的壮汉带着一个妇人和一男一女齐齐跪在厅中,给坐在上首位上的孙老太师行着大礼,他就是孙太师的三儿子,孙修武,今年四十五岁,是东辰州上梁府的巡按。
本来身为府主三品大员,他是不能随意出府,但孙太师三朝为官,功名赫赫,皇上感其功劳,特下旨批假四月准其前往,于是,孙修武才带着家人千里迢迢的来到这里。
“好,好,快起来,都起来。”
“见过大哥大嫂。”
孙修武夫妇一家又见过站于厅中左边的孙太师的大儿子一家。孙太师的大儿子孙修彬本是京城户部侍郞,但为了照顾归乡的老太师,辞了官带着家人回了广胜府,此时他与夫人洪氏及儿女,与老三孙修武一家见礼寒喧,几个子女互相认识,厅中的气氛因难得的相见很是热闹。
“父亲,听说您近日气虚,这是瑜儿从大凤国特买来的千年人参,您每日服上一片,想来会有缓解。”
孙修武的夫人钱氏将一个红锦盒,递到身边的下人手下。钱氏是一位浓眉大眼的四十岁妇人,一身利落的挑丝双窠云雁装,如意高寰髻上插着一支玉钗,大气古朴,说话时语速较快,让人一听就知是性情爽直之人。
“哟,竟然是一根红参,千年的红参可非常难寻,还是你们东辰州好啊,什么都买得到。”
洪氏看着钱氏手中盒子里的一支老参,笑吟吟的说着,只是她虽是说红参难得,但那句东辰州好,却又让这支千年的红参一下子价值大降,谁都知道东辰州是个商业大州,那里的东西即便宜又齐全,这在大琉国内陆的千年人参虽是千金难求,但在东辰州可能就是满地都是了,所以洪氏的话一落下,钱氏脸上的笑就僵了下。
“好,好,瑜儿有心了,听说你新作的一首春湖曲都传到了京城,上至皇戚,下至平民,个个都称好,真不愧是我孙家的子孙,啊哈哈哈。”
孙太师看了下面两个儿媳妇一眼,拂着长长的白胡子,笑看着钱氏身旁一个二十左右的一个男子。
他就是孙修武的长子孙泽瑜,从小聪明过人,有过目不忘之能,早在三年前的科考上就高中榜眼,可他却并不愿为官,而是一心钻研各种乐器,更是对于前人留下来的名曲深深着迷,这几年作出了不少名动京城的好曲子,就连太后也曾赞誉过他。
当然,这虽是一种难得的名誉,但身为太师之后,孙修武又怎会让他精于旁物,后来一番劝说下,终于在礼部做了个外郞,算是个与乐器有些关联,但又很是松散的小官,这三年里一直是住在远亲侯府里,只在年前才回了东辰州,与父母团聚,这次给孙太师祝过寿后,还是会与孙氏一起回到京城。
“瑜儿确实不错,咱们家读书的人够多了,像瑜儿这样的正好,那曲子真的是十分好听,我也很喜欢。”老大孙修彬说道。
“谢祖父和大伯的夸奖。”孙泽瑜一脸得意的笑,他最是爱听别人夸他曲子好听了。
“父亲夸他,大哥也夸她,唉,你们这是要将他夸到天上了,他考取功名却整日捣弄那些个小玩意儿,看他那得意的样,真是气煞我也,我是没那读书的命,要不然我定要像父亲您一样,被天下人所景仰。读书考取功名才是正道啊。”
“哈哈哈,你确实是没那命啊。”老太师听了哈哈大笑。
孙修武从小坐不住,只爱那些个打杀武艺,为人粗鲁,性格豪放,依着父辈的照佛才混了个三品的武官,看到自己儿子会读书,本想着能吐气扬眉,但哪想,他这个宝贝儿子却喜欢上了这些吹吹打打,直气得他想一掌将他这个儿子劈了,只可惜,他生了四个儿子,除了孙泽瑜外,再没一个会读书,所以在又恨又爱的情况下,只得顺了儿子的意,但条件却是一定要当官,否则就要将他的那些乐器全部丢掉。现在一听孙太师还夸瑜儿,他的心里真不知是该生气还是高兴。
“三哥,三嫂,你们终于来了。”屋里人正听了孙修武的话笑乐着时,屋外孙冰萍一行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