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事是人非(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材料为王 !
郭逸铭没有去参加第二代混合个人计算机的发售仪式。
他是一个喜静不喜闹的人。对于没有ibm搅局,稳操胜券的普通商业发布会,他并没有凑热闹的意思。奥尔森和他相识三年,对他知之甚详,在得到他电话通知不去参加发售会以后,用半开玩笑的语气告诉他:主席台上从一开始就没准备他的位置!
两人同时哈哈大笑。
随后两人又在电话中简单交换了一些想法,便友好地挂上了电话。
这两年多,dec靠着西部计算机公司发展很好。首先是在和ibm的竞争中赢得了个人计算机标准制定权,接下来又用自行研发的局域网技术和西部计算机公司提供的软件支持,在服务器市场高唱凯歌。
股市上,dec的股票不断高涨,其市值已经超过了百亿。当初西部计算机公司拥有的dec公司15%的股份,此时已价值15亿,几乎和西部计算机集团的总体价值相当。当然,西部计算机集团不是上市公司,没有股票泡沫,两者并无可比之处。否则光是它所拥有的软驱、软盘专利,起码就值几十亿。
但ibm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他们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依然深不可测。ibm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推出了基于精简架构的服务器,同时靠着英特尔公司所共享的局域网技术,成功地稳住了阵脚。双方都在拼命巩固自己阵地,挖对方墙角,战线处于僵持阶段。
这一次ibm学习了d允诺为这些贴牌厂商提供售后支持,利用ibm完善的售后网络扫除了用户的后顾之忧。
品牌以及雄厚的技术力量,ibm服务器很快就打开了局面。
同时ibm自己则全力巩固传统阵地,将所有的力量都动员起来,维护以前的资源、特别是各种集团客户。
双管齐下,ibm尽管被dec抢走了一些客户,但总体损失不大。而靠着大量的中小贴牌厂商,他们还开拓了新的市场。
总体说下来,ibm不但成功站住了脚,反而还略有扩张。
这也是理所当然。
ibm也好,dec也罢,两个集团再怎么强大,也不可能垄断整个市场。自从进入八十年代,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美国靠着经济、政治、军事三重霸主的地位,更是从全世界源源不断吸收资本,经济规模持续膨胀。
而同时计算机性能不断提升,价格却不升反降。
就拿dec最低价一款服务器来说,零售价2万美元,和以前差不多。但中型机、大型机价格却比过去动辄数十万美元、上百万美元的价格便宜了太多,最贵的一款也仅有28万美元,可以说便宜得让人吃惊。
有dec这个标杆在前,ibm的服务器也跟着降价。他们推出的最贵一款柜式服务器,零售价也只有29.9万美元,可以说是比着dec来定的价。
服务器价格的大幅跳水、个人计算机的低廉化,都刺激了越来越多的公司转向效率更高的自动化办公,销量不断创造新高。在这个大趋势下,尽管dec和ibm斗得水火不相容,今天我抢你一个客户、明天你抢我一个客户,但在不断膨胀的市场上,双方的损失都可以通过新增客户弥补回来,实际损失近乎于无。
不要说他们这两个巨头了,就是那些中小公司都在这个不断扩张的市场上活得逍遥自在。
从dec方面首创兼容机开始,到现在ibm允许贴牌机上市,全球的兼容机公司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在飞速发展。许许多多的创业者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投入到这个新兴的领域中来。硅谷每天都有数十家车库公司开张,一款又一款的兼容机、贴牌机涌入市场,让人眼花缭乱。
兼容机行业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由大型计算机公司垄断市场的格局,让许多怀揣梦想的优秀人才,拥有了创业机遇。
在d联盟双雄争霸的背后,是数以千计的小型半导体公司的崛起。他们今天或许只能蜗居于狭窄的地下车库之内,捏着手里仅有的那一点点可怜的资金,为了多生存一天而绞尽脑汁。但或许在几年、十几年以后,他们也会成为像dec一样的巨头,举手投足便撼动市场。
有起必有落,在每天数十家新的车库公司开张同时,也有差不多相同数目的车库公司在耗尽了最后一笔创业资金后倒闭。有些公司从创业到破产,自始至终就没做过一单生意。有的虽然也推出过自己的产品,但很快就成为昨日黄花,再也不见踪迹。
在这个充满机遇却又竞争激烈的领域中,单有技术、或是有投资头脑都不行,他们还需要一点运气。
……
4月2号,刚错过愚人节一天,郭逸铭来到了香港。
他这次来有两件事,第一是准备便携式cd机的销售,第二就是移动电话建设。这两件事都不容易完成,且关系重大。他推开第二代个人电脑的发售会,就是为了亲自坐镇香港,及时根据市场变化,指导企业实时做出应对。
去年发生的金融动荡已经彻底平息。
为了平息这场金融危机,港府指令汇丰和渣打两个银行大量回收港币。港币本来就不是什么世界货币,流通范围很小,只要港府有决心,只用了一个月不到,港币对美元的外汇牌价就迅速升至7.8港币兑换1美元。
为了让投资者恢复信心,港府还成立了金融管理委员会,采取了将港币与美元挂钩的方式来稳定币值。港币的发行再也不是由拍脑袋决定,而是按照1:7.8的固定汇率,每发行7.8港币的纸钞,就在金融管理委员会存入1美元现金作为保证金,彻彻底底地盯死美元,与之同涨同跌。
结果港币立刻就稳定下来。
所以当初港府说什么港币动荡与他无关,纯粹就是胡说八道。如果没有他们超量发行港币,这场风波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结果到头都是一场空。
主权换治权的如意算盘还没打就破产,搞乱经济除了让他们损失不少税收,更是让全港的商人和市民跟着倒了大霉。在这波金融动荡下,大量的公司出现巨额亏损,普通市民更有不少将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血汗钱,都买成了米、油、盐、卫生纸等生活用品,塞满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
随着港币稳定,这些日用品的价格也跟着回落,一来一去间亏得血本无归。
这一次港府一手操纵的金融风波,还产生了另一个连带效果,就是将香港的房地产业给打了个稀里哗啦。
原本他们打算在去工业化之后,推动经济转向房地产、服务业。
这个计划差点就变成了现实。在83年初,历尽三年多不懈努力,香港的房地产已经成功推到了历史最高价。本岛黄金地段的商厦价格已高达每平米两万港币,九龙地区也有1万七八。
可是这场金融风波以后,全港的房地产价格跌了百分之六十以上!
按照随行就市的价格,本岛商厦每平米已经降到了八千二百多港币。九龙城更低,每平米只有七千六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