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言情 > 印象底色:许亦斌文艺活动笔记 > 第2章 开卷有益(一)

第2章 开卷有益(一)(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一品仵作 帝国的王后 汉姝芳华:无双女帝 今天开始牵红线[快穿] 网配之独家授权 魅惑天下:妖后倾国 我是一个驱鬼师 重生巨星之宠翻天 美女的王牌保镖 大牌嫁到

斤斤计较心自明。

话不言多少一行,

洛阳纸贵在乎精。

欣闻方圆用时增,

短寸尺长一鸣惊。

一首《批评》短诗这也是《我和我的文学》的写作体会

我和我的文学

——散文《青苹果·绿玫瑰》诞生记

放在自己方便看得到的地方就有几本结集,随着时间的久远上面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落了一层灰尘。自己早就想能拥有遮盖灰尘尘埃岁月剥蚀负面情绪带有橱窗透明玻璃的书架了,现在这书里面也被收录着自己的一篇文章。和许许多多的文学爱好者或有意正在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研究的朋友一样,我之所以选择了文学艺术,是因为自己的需要与此同时文学艺术的传承创新发展也需要我的参与。在这里还要感谢湖南《文艺生活》杂志社能提供这次参与征文创作实践的机会。

记得自己还在参加四川广汉实用美术学校函授学习的时候,专业指导老师万启仁先生在编写的教材中就有这样一句颇有哲理的话:世上没有伟大的职业,只有伟大的人。正是因为这种选择和初衷,这才帮助我对这篇习作文稿《青苹果·绿玫瑰》的写作比较重视并自我感觉良好。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参与知名杂志社组织的第三届“休闲杯”全国文学大奖赛有机会被入选征文结集并获得优秀奖。

当然,由于自己在认识上还存在不成熟和在酝酿构思过程中徘徊在曾无法驾驭,在肤浅地感觉上的顾此失彼的得与失或受宠若惊或消沉无奈地冲动,也就难免会有在文中留下青涩拙劣累赘蛛丝马迹不断意识到遗憾“隐患”。

虽说认识事物有个或短或长的过程,可是就在这过程中因一时的认识不到位或信心不给力或“萝卜快了不洗泥”忙乱中多走弯路偏离主题。尽管还有一种说法“走走弯路还能邂逅欣赏不同的风景”,但是自己还是接受不了走弯路走多了的缺憾!在写作中有进步也有差距。一个人行走在光天化日之下怎样的装束,保持着怎样的姿态。当然也有的时候就像是戏里戏外的演员根据剧情或受到自己情绪环境的左右,有意无意面对塑造自己给予受众留下不同的印象启迪。这一切都是需要维护一个准则:就是要服务受众,而不仅仅只是取悦于受众极个别的低级趣味。

我之所以选择了文学,在这里还要感谢自己的父母家人。因为就在我小的时候,母亲为了哄我好好睡觉也就有意哼唱有些歌谣。父亲他有的时候出去等回来就给我们讲从外面听来的故事。有一年的春节期间的夜晚就听父亲给我们讲封神榜的故事。那个时候的电视还没有普及,为了丰富冬日长夜漫漫的难熬时光人们就利用讲故事的方式度过。当讲到姜太公赶集卖面一阵风刮过来面都给刮跑了就仰天长叹,却又被飞过来的麻雀屙屎屙在了脸上!这真的是人在不济的时候就是喝水都能给呛着……

这人在草创初始总是难免遭遇尴尬而难堪并因深陷泥潭低谷的时候迟迟不能自拔!后来,他姜尚姜子牙八十岁娶妻挂帅……就在那一个又一个的夜晚,就在这有些昏暗地油灯点亮中,我们听故事传说入了迷……

另外,每当自己的村子里和邻村放映露天电影的晚上,父亲就带领着我和兄弟与其他邻身百家伙伴儿一起去看!每次看电影我的兄弟总是爱打盹……每当农忙秋收的日子晚上剥苞米,父母就对我们说:快点儿剥,好叫恁姐姐给讲故事听!

于是,就在这样的夜晚姐姐就一边剥着苞米一边给我们讲一些民间故事传说。有那么一阵儿我俩总爱跟着她在一起干活儿,好让她给我俩讲故事!

姐姐还在上学的时候,我总爱翻她的书包,找她自己在学校里新发的语文课本,看里面的鲁迅先生的《社戏》。对《社戏》里面写得那一群孩子去看社戏,回来的时候就在这样的夜晚月光下到附近的地里偷自己家和邻居地里的豆子烧着吃的情景……那夜,那月,那河边两岸的夜景群山灯火此情此景一直痴迷到如今!另外,课本上还有《牛郎织女》、《孟姜女》等民间传说故事。记得还有冰心先生的《小桔灯》、杜鹏程先生的《夜走灵官峡》等。后来,我还在姐姐的书包里竟还发现了一本民间故事集。我翻看里面的内容,嘿嘿!原来以前听姐姐讲的故事全是出自这里!嘿嘿!看起来姐姐她的口述能力还挺强哩!哪像我自己这样笨嘴拙腮记忆力差,只能依赖于写作笔记。姐姐后来还是发现了我老是翻看自己的书包惹得她老大不高兴……可是书包里面书的新内容不断在变,诱惑力总是在吸引着我!此举虽然有些讨厌让人难以接受!但也给我的少年时光增添了不少乐趣,尽管这乐趣是建立在他人不能接受的基础上。这对我今后的成长补充奠定了一定的阅读知识基础,也就顾不上姐姐的极力反对了!那个时候我已有了一定的初步阅读理解能力,自己也拥有了姐姐那样的课本。只不过自己是在提前“阅读预习”了一下,另外,自己见识到的课外活动书籍也是比较丰富多彩的,像《少年文艺》、《故事会》、《小葵花》、《红蕾》、《新村》、《民间文学》、《儿童文学》等,自己还曾先后订阅过《中国少年报》、《小葵花》、《红蕾》和后来的《文艺生活》等报刊杂志。

也许是我对文学文字有一种先天性的捕捉力,以前还在生产队里分粮食。自己一个人在一堆一堆分别写着各户户主姓名的纸条中寻找到写有父亲姓名的纸条就别压在那堆,也不吱声蹲在那堆旁守着,喊一声:找到了!等父母也过来找到翻看纸条,就是连这身边的人都觉得稀奇!还有一位生产队的会计也是我家的邻居,等以后再分东西写纸条就先写下来让我一笔一划照着写在纸条上。人们纷纷在这边上议论:这孩子今后保准丢不了!邻居有一位老人说:这孩子有天分,长大了有福!母亲以后每当说起来就说:什么福?荠荠菜小豆腐!

003.小的时候还在上学,自己一个人总爱课间抄写这新发语文课本上的句子,还嫌少……自己一个人就是连那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那个时候教我们的小学老师还是我家的一位邻居,每当她到我家里来串门儿我就让她给我写信玩!她写完了以后还自己念给我听:“……新辉他在北京挺好的……”

还在初中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在老师发得教科书上乱涂乱画!什么小人,什么山水,什么扎起口儿来的麻袋等等。另外,自己一个人还格外期盼每周五下午的两节作文课。而自己身边有的同学却在一个劲儿地抱怨:一到作文课就感到头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无限之黑暗武装 墨九 地府客栈 追夫系统 神念无敌 为圣 无敌战仙 论科学修仙的重要性 武侠之楚王 穿书之我有特殊的御剑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