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同构与同步老教四的博客(1 / 2)
最快更新且拾起一池落花:一位心理学家的感怀最新章节!
(以下简称“老教四”)一周岁了。
我对“老教四”的基本评价,就是她的生命力和价值在于“与人生同构,与时代同步”。
(一)
老教四的生命应该从1962年算起。王瑞清的《同学少年都不贱》讲的就是这件事。46年来的风雨,铸就了老教四的特定经历和特定轨迹,特定人生和特定人格。因而,我们有共同的记忆。“任何社会秩序下的参与者必须具有一个共同的记忆。”“一代人的记忆不可挽回地锁闭在他们这一代人的身心之中。”如果没有一个载体让我们来回忆和叙述记忆,那么,记忆就会随风而去。值得庆幸的是,时代向我们提供了网络和博客。我们在运用传统的书信、约会、电话、聚会之外,有了一个更便捷、更自由、更及时的交流形式,那就是“老教四的博客”。“老教四”成了我们社会记忆的共同体。如果你有空翻阅一年来的全部发帖,你就会从中看到我们的记忆。正是这些记忆,让我们感到亲切,感到有回味,感到有价值。无论是老教授的风采、不得不笑而又笑不得的欢笑、文史楼的遐想、乡间村狗的狂吠,还是军垦农场里的喧闹、深山老林里的风雪、矿井里深深的恐惧、戈壁滩上圆圆的落日……一帧帧画面,怎能不触动心灵深处的情愫?至于退休以后的悠闲、含饴弄孙的慈爱、回眸成功的自豪、反思人生的得失,无不露于笔端指间。你可以从文章中读到,你也可以从每一个用户名、每一张照片、每一句评论和回应中感受到。你甚至还能从上网的时间、上网的次数领略每位同学的生活规律、活动轨迹。因为,“老教四”是与我们的人生同构的。
只有同构,才能相通,才能相惜,才能相爱。“老教四”是属于全体老教四的。
(二)
我们总是在一个与过去的事物有着因果联系的网络中体验着现实的世界。“老教四”不仅是怀旧的茶馆,还在于她是一个发扬智慧、关注社会、评点时事的平台。你可以发现,老教四的同学们虽然大部分都退出了主场,但社会的责任心丝毫没有减退。“老教四”与时代同步。无论是汶川大地震,还是北京奥运会;也无论是汨罗江的波澜,还是门前公路的震颤,“老教四”们都有真诚的、及时的、有现实意义的反应。你也可以从对“子曰”的考证、对顽童的启蒙、对体罚的谴责、对股票的又爱又恨中,乃至怎么喝水、怎么吃蛋中触摸着生活中的“老教四”同学们此时此刻的气息和脉搏。